原标题:体育产业|产业已具规模发展形势迅猛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新媒体专电 题:产业已具规模 发展形势迅猛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李颖川解读健身休闲产业“水、陆、空”三规划

近日,关于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也被称为健身休闲产业“水、陆、空”三规划,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李颖川在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上进行了解读。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李颖川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夏一方摄

基础:产业已具规模

李颖川分别分析了3项产业的基础,认为水上运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航空运动产业水平和规模取得较大提升,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增长。

李颖川就此提供了一组数据:在水上运动产业方面,目前全国水上运动主要船艇生产厂商有300多家,各类船艇泊位近2万个,职业俱乐部近200个,水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验旅游、场地设计、资讯等产业门类逐年扩充,市场需求类别持续增加、数量不断增大,产业潜力进一步释放且空间巨大。

航空运动产业方面,目前我国已具备提供航空运动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经济条件,建成并命名航空飞行营地100家,航空运动俱乐部200家,航空运动开展地域和消费人群覆盖面不断扩大,航空运动产业管理不断规范。

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方面,全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达1.3亿,户外用品市场规模已达180亿元,我国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均得到较大的提升。

意义:加大供给 满足需求

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和“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航空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研制健身休闲运动产业系列规划,并对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5项户外运动进行了重点阐述。

对于“水、陆、空”3项规划的意义,李颖川说:“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以健身休闲产业为代表的相关业态,发展形势迅猛,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带动力。同时,社会公众参与健身休闲活动热情持续升温,需求不断扩大,急需加大健身休闲活动的供给。”

李颖川认为,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是健身休闲业中供需两端都具备相当基础和潜力的产业,而且在空间上代表了“水、陆、空”3个层次的不同特色。“3个规划的出台及下一步落实工作,有利于推动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全面提质增效、引领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加快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李颖川说。

亮点:迅速出台 多部门联动

李颖川表示,“水、陆、空”三规划描绘了到2020年有关运动产业发展的蓝图,也提出了一些量化目标。

李颖川介绍道,3个规划中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就是提出到2020年各自的产业规模目标,其中,水上运动产业总规模要达到3000亿元;航空运动产业总规模要达到2000亿元;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模要达到4000亿元。3个规划所提的产业总规模累计达9000亿元。同时,3个规划还结合各自项目特点和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量化目标,例如《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水上运动俱乐部达到1000个,全国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达到10个”,《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航空飞行营地2000个、各类航空运动俱乐部1000家,参与航空运动消费人群达到2000万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3-5个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50条山地户外运动精品线路、50个山地户外运动精品项目”等量化目标。

对于3个规划的亮点,李颖川说:“我个人认为,3个规划共同的、最大的亮点是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不到半个月发布,规划内容也体现了一脉相承、更加细化、强调落实的要求。同时,这3个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均由国务院多部门共同印发。通过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推动,让3个规划均体现了多方面的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也为下一步体育产业及健身休闲产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编辑:实习生吴鹏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标题:体育产业|产业已具规模 发展形势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