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用挑剔的眼光打量农民作家

师文静
  近日,第三届“农民文学奖”颁奖,农民诗人余秀华获大奖,另有30多位农民作家获得各类奖项。当大众都在关注音乐人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节骨眼上,“农民文学奖”则将一众农民作家推至前台,可谓对底层文学创作的一种鼓励和关切。而农民作家群体,也太需要这种关注了。
  这两年,有不少农民作家特别是底层作家引起了关注,卖姜菜贩姚启中出版了《卖菜叔日记》,菜农作家袁华的《燕南风》引发关注,“打工诗人”许立志、郭金牛等人的作品汇编的《打工诗典》更是形成了话题。这其中真正形成文化现象的则是诗人余秀华。
  也许是身份“特殊”,也许是自带话题性,底层作家每次出场都会引来大众别样的“打量”。比如,对农民诗人余秀华的恶意,从她一开始走红朋友圈就没有停止过,“脑瘫诗人”一直作为某种标签贴在她身上。很多人将她作为文化消费对象,猎奇地关注着,但真正阅读她诗歌的人却非常少,用心去读懂的更少。上一届农民文学大奖得主、七旬老农民危勇的代表作《咏鸡》,则被很多评论家批评低俗,根本不配谈有文学水准等等。
  坚持原汁原味写作的农村作家群体庞大,能真正在文学圈引起关注的极少,即便受到了丁点儿关注,也能嗅出大众对他们极其挑剔与质疑的味道。但是这些作家并不是心血来潮的写作者,很多人是在农活的间隙投身文学创作,写了几十年可能从没发表过一篇文章。40岁的农民作家周春兰顶着别人的讥笑,苦苦创作了近20年时间,才最终出版了长篇小说《折不断的炊烟》,她称创作的动力是“为了尊严”。湖南村民李民保一边辛苦劳作,一边笔耕不辍,30余年里先后创作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在当地被誉为“奇人”。但因为农民作家发表作品的资源有限,在文坛中几乎引不起人们的关注,这恰恰需要更多像“农民文学奖”这样契合他们气质的关切。
  也许这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文字并不雅致,但这些作品起码是接地气、鲜活的,真诚的文字未必要阳春白雪、要登大雅之堂。在很多读者的眼中这或许比那些包装豪华的鸡汤文要美得多。说到底,农民作家群体的努力不应该被忽略,他们更不应该被吹毛求疵。等何时这种对他们的“特殊”打量消失了,才是真正包容了文学的多元性。

(原标题:别用挑剔的眼光打量农民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