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世纪后,孙中山仍被中国人铭记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一个世纪后,孙中山仍被中国人铭记

新华社记者 白旭 黄燕 魏梦佳 强力静

孙国雄直到十七岁才了解自己的曾祖父,其后他用了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时间来研究他。

“他最早提出 振兴中华 ,一直希望中国能够像西方那样富强。”谈到孙中山,73岁的孙国雄就打开了话匣子。“中国正在成为他希望的那样。”

  孙国雄照片。中山公园提供

150年前的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他被视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

在中国,孙中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在学生时代就从课本上了解他的事迹。

然而孙国雄出生在美国,从小并不了解孙中山。十七岁那年,正在军校读书的他要写一篇期末论文,不知道该写什么。

“我的老师就对我说,为什么不写一写你的曾祖父呢?”他回忆说。

他跑到学校图书馆,从一本地理书上看到一张照片,孙中山在书桌后面正襟危坐。他又到南加州大学图书馆,那里有上百本与孙中山有关的书。时间有限,他挑了几本不同角度的,读过之后完成了12页的论文。

“从那之后,我就开始阅读一切可以找到的关于孙中山的英文资料。”他说。孙国雄也会从自己的祖父孙科那里了解曾祖父的故事。

“祖父给我讲,孙中山第一次去欧洲的时候,看到那里的大船,就很感叹,为什么中国会那么落后呢?他第一次到夏威夷,看到那里的电灯就会思考,清政府把钱用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孙国雄成了一名电影特技替身。他开了自己的公司,1997年退休后投资房地产。去年,他成立了孙中山中心基金会。

“和孙中山有关的物品珍藏在很多博物馆,人们不旅行的话很难都看到。我成立这个基金会也是为了帮助博物馆之间互借展品举办展览,从而使大家能更多地了解他。”孙国雄说。

事实上,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孙中山的印迹。

在武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他的铜像矗立在最繁华的闹市区。

在广州,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的策源地,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对游人开放。

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有数十处公园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的中山公园。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曾是明清两代祭祀的社稷坛,1914年对外开放,时称中央公园。

  图为中山公园,前方正中有孙中山铜像。白旭摄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其灵柩从协和医院运抵此处,举行公祭时,前来拜祭者达到70多万人次。

“当时选择这里,大概是考虑到地理位置,公园位于北京的政治核心区,而且距离医院很近。”中山公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盖建中说。

为了纪念孙中山,1928年公园正式更名为中山公园。孙中山停灵的拜殿更名为中山堂。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堂由北京市政协接管。1985年,中山公园立起一尊孙中山铜像。

  图为中山堂。白旭摄

从小在中山公园附近玩耍的盖建中,从未想到有一天会从事和孙中山相关的工作。

现在,他对孙中山可以侃侃而谈。“纪念孙中山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孙中山先生曾为了革命几次北上,他屡次受挫却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年轻一代学习。”

高云昆对孙中山的了解也是工作以后才开始的。这位43岁的香山公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今年策划了一个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展览。

1925年孙中山先生公祭仪式后,灵柩被移至香山碧云寺,等待南京中山陵的建成。“这里曾经是国民党要员开会的场所。当时碧云寺挂满了挽联。”高云昆说。

  香山碧云寺内的孙中山纪念堂。白旭摄

当年停放灵柩的普明妙觉殿,至今还有苏联赠送而最终未用的棺材,旁边是宋庆龄守灵时的休息室,放着绿丝绒的椅子和沙发。

普明妙觉殿后来被命名为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的匾额是宋庆龄1956年手书,入门处是孙中山坐像。

  纪念堂中孙中山的坐像。白旭摄

高云昆策划的展览五月开展,取名“爱·怀念”,旨在展现孙中山人性真实的一面,参观者约有十五万。“他结婚时送给宋庆龄的礼物是一把手枪,枪里有二十发子弹,其中十九颗留给敌人,最后一颗留给自己。”高云昆说。

“策展时,我一直在想,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传播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革命理想和博爱情怀,那就是不忘初心。”高云昆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穆荣军是到香山看红叶时发现这个展览的。“中国能有今天,可以说与孙中山的贡献分不开。”穆荣军说,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结束了封建王朝时代。他所创立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缅怀他,不能忘记历史,对孙中山的认同是全民族的。

对孙中山的纪念不仅限于中国大陆。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生苏军玮告诉记者,每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台湾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眼下,孙国雄正在写一本关于孙中山在海外的书,“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他。”

(原标题:一个世纪后,孙中山仍被中国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