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流洗俗耳 对月静尘心

清雍正仿官釉汉壶尊 2016华辰秋拍

清雍正孔雀蓝釉钵 2016华辰秋拍

常有人说,水墨是线条的艺术。中国瓷器制作中,亦有点、线、面、体的结合。而最见“线”之功力的,要数单色釉瓷。似简,而意味深长,与水墨异曲同工。

单色釉,俗称一道釉,即以纯色装饰,偶有暗刻贴塑相结合。自商周原始青瓷开始,单色釉的烧造绵延千年,釉色与日愈丰,含蓄内敛之清气无改。因釉色简,最能凸显器形及釉色之美与瑕。形若不周正,色不美润,则极为显著。故而单色釉看似简单,烧制要求极高。

清代诸朝皆烧单色釉瓷,尤以雍正治下之物最见风雅。雍正帝为人勤勉,处事谨慎,修佛崇儒,并对中原文人情怀带有敬慕与追崇——这些皆深深镌刻于他的审美取向之中。造办处活计档中经常能看到,雍正要求瓷器文玩制作要“文雅”、“精细”、“秀气”、“素静”,避免“厚”、“俗气”与“粗糙”。其时之瓷器工艺品,集历代名品之大成,摹古与创新并存,无一不体现出文秀隽永之特色。

在众多瓷器品类之中,雍正最重视珐琅彩和仿古瓷。而在众仿古釉中,仿官釉可谓重中之重:在督陶官唐英罗列的57种采古仿今釉色之中,仿官釉位列第一。一件雍正仿官釉汉壶尊,即为文雅古风之作,气势远得商周之厚重,釉色深含北宋之含蓄。瓶呈扁方形,线条硬朗,稳重恢弘,颈两侧饰贯耳,内外通体施仿官釉,形制规整,釉质温润。最出彩之处,莫过于颈部模印之饕餮纹,回纹为地,饕餮之貌古拙大气,线条清晰,其上施一层褐色胎浆水,意在巧仿青铜。其下饰凸起弦纹一道,韵律感十足。此种纹样来源于上古鼎彝,竭力突出一种神秘古拙的意象,苍雅静穆。故宫博物院藏有清雍正仿哥釉铁锈花兽面纹狮耳方尊,铁锈花处模印螭龙纹,器形与此件虽略有不同,但装饰方法极为相似。

单色釉中,青、红、黄等色古已有之。带有异域风情的釉色,则格外抢眼。如孔雀蓝釉,在西亚地区的使用源远流长,其制品甚至可见于东汉、五代等国内墓葬之中。景德镇从元代开始制作孔雀蓝釉器,起初釉下需施化妆土,釉多有剥落,而后日趋完善。一件雍正时期的孔雀蓝釉钵,则体现出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其釉层匀莹光洁,形制线条流畅,仿若圆月当空,青蓝幽静;置于案头,但见雍正皇帝清雅素洁之心。

这不禁让人想起雍正帝的一首诗《秋夜印月池作》:雨后添新涨,盈盈碧沼深。临流洗俗耳,对月静尘心。松引仙禽舞,萍摇锦鲤沉。飒然风拂面,翠竹助清吟。

有松有竹,有鹤有鲤;清流盈盈,明月空空——仿若看这几件单色釉的心情,清净绝俗,沉静祥和;有贤者之味,隐者之欢,僧者之思。于一物中,得见一人。一花一世界,一物传百年。

(原标题:临流洗俗耳 对月静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