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看似是一种放养式教育,在很多中国父母眼里这种“放纵”只会造成孩子越来越难管教。其实不然,只是西方父母懂得凡事(即便是错误)面前人人平等,成人和小孩也一样。引发冲突的大抵是面子惹的祸。

在中国古代,孩子为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跪拜行礼就如同握手般普遍,行礼的方式是“顿首”,即头触地而起。古代家法严厉,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况且是亲生骨肉。因此古代父母无论如何受崇敬,但都对子女遵循“七不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当代父母却事事责备!

? 孩子做错事感到惭愧,指责!

? 孩子当众撒娇,指责!

? 孩子过度兴奋,指责!

? 孩子久病不愈,指责!

? 孩子晚睡,指责!

? 孩子挑食,指责!

? 孩子哭闹,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能仗着“教育”的名义,干着“虐待”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你也是爱指责的父母!性格极端、情绪躁狂的父母常常把孩子当出气筒,孩子一调皮动不动就对他拳打脚踢,用打火机烫伤幼嫩的皮肤,更严重的是有的父母一气之下把孩子推下楼。

孩子虽然是父母生的,但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权。教育前请父母扪心自问:错的只是孩子吗?自己一点儿错都没有?难道妥协就会威胁到作为长辈的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引导”比“十句说教”更管用。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跟孩子起冲突的同时,其实是在对着镜子骂自己,试问有哪个正常人会这样做呢?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无非是口传身教,相信大多数父母都能做到“口传”,而“以身相教”相当考验父母,间接引导比直面说教更有效,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给孩子立下怎样的榜样,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怎样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和孩子约定周末带他出去玩,可能被其他事情耽误了,有的孩子表现得比较随性,依然开心的找其他乐子代替;而有的孩子却是很生气,认为父母做不到约定好的事,有种被骗的感觉,因此心里一直记恨着父母,不满的情感日积月累成了大冲突的导火线。

后者的这些孩子在生活中习惯按计划做事,父母理应事前跟他们打好招呼:约定的事情有可能会有变动,以及事后商量有哪些处理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话?是因为你从没有认真听过他们的!

父母总抱怨孩子不听教,常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涉世未深的他指明一条捷径,他偏偏不爱听,还因此觉得你烦。何不坐下来当孩子的听众呢?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他把你当朋友了,才愿意向你“吐苦水”,才在遇到困难时找你出谋划策。聆听是可以预防冲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