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攀岩|岩壁上的舞者

新华社广州11月17日新媒体专电 题:岩壁上的舞者

新华社记者王浩明

七十岁的波普望着十五岁的女儿白石阿岛——她正在被一群“粉丝”包围着,签名,合影。

这是上周日晚,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的一幕。此刻,2016世界青年攀岩锦标赛所有比赛已经结束,选手们正等待颁奖。

在中国,人们更喜欢用音译的“阿诗玛”来亲切称呼这个美籍日裔女孩。喊着她名字的粉丝们,有第一次看攀岩就被她迷上的赛事志愿者、更还有远道而来专门看她表演的攀岩爱好者。

“超级月亮”从人造岩壁后面升起。“阿诗玛”是这里最耀眼的明星,她毫无悬念地摘下女子少年A组(14-15岁)难度和攀石赛的双冠王,而岩壁间那独有轻盈与流畅,更给观者带来一种行云流水的赏心悦目。

  美国选手白石阿岛在女子少年B组攀石决赛中,她获得该组别冠军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节奏、韵律、表情,“阿诗玛”的攀岩过程更像是一种艺术而非技术,她是岩壁上的舞者,她也许正改变着人们对这项运动的定义。

突破

在人造岩壁上崭露头角的“阿诗玛”,更让人惊叹的成就是野外攀岩上的突破。相比人工岩壁上的攀爬,对“阿诗玛”来说,野外的攀岩更像是天人合一的舞蹈,用手指和脚趾触动大自然的琴键,奏出美妙的旋律。

2016年3月,“阿诗玛”在日本完成了难度为V15的抱石线路“地平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V15线路的女性。

2015年3月,她在西班牙成功挑战了“Open Your Mind Direct”攀岩路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完成5.15a级别的女性,也成为完成这条线路最年轻的攀岩者。

  阿诗玛以完攀难度预赛全部两条线路、少年B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明天的半决赛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攀岩的线路评估难度看起来有些复杂。在优胜美地十进制评估体系中,攀岩线路的难度从最容易的5.0开始一直到5.15,此外,在数字后面还用abcd来进一步标称递进的难度。目前,世界上最困难的攀岩线路难度是5.15c。此外,攀岩的另一个分支抱石则是在看起来光滑而没有支点的大石上徒手攀登,其难度分级从V0到V16依次增高。

在此前的攀岩历史上,无论是抱石还是攀岩,还没有一位女性能达到“阿诗玛”的高度。而如果跨越性别,无论男性和女性,在之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在15岁完成V15和5.15的难度线路。

女孩

在世青赛初次与“阿诗玛”面对面,她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邻家女孩。

约莫一米五的个子,身材匀称,手长腿长;马尾辫,齐刘海,双眼皮;会安静听你说完,再开始轻声细语地回答,每三句话会停下来微笑一下——像是在演奏一个四分之三拍的圆舞曲。

她说自己最爱吃巧克力,喜欢电影《蒂芙尼的早餐》和女主角赫本,最爱的书是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这一切,都可以用来描述一个普通的15岁姑娘。如果说“阿诗玛”看起来唯一和同龄女孩有什么不同的,就是她那宽阔肩膀和微微起伏的肌肉线条。当然,从外表看不出来的,还有那一颗属于攀岩的勇敢的心。

“很多女性不敢去尝试那些最难的线路,但如果我们敢于去尝试,我想总有一天女性会引领攀岩这个运动。”“阿诗玛”说。

攀岩其实并非大众运动,过去几年,这个小姑娘的名字还是在一个相对小的圈子中传播。但攀岩将成为东京奥运会的项目,可能会让“阿诗玛”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2020年,她19岁,可能正值这项运动的最好的年华。

  美国队选手白石阿岛在女子攀石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奥运会让我兴奋,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这就像一个梦一样。”“阿诗玛”说。

不过,由于只有两块金牌,攀岩项目将很有可能是以个人全能的形式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也就是说,难度、攀石和速度三个项目都必须有成绩。

在世青赛上,拿下难度和攀石双冠王的“阿诗玛”并没有参加速度赛,因此并没有进入个人全能的排名。但为了奥运会,“阿诗玛”准备开始进行速度攀岩的训练了。

“我并不那么喜欢速度赛,但为了奥运会我会去尝试的。”她说。

身世

“阿诗玛”的父亲波普和母亲大竹都是日本人,在七十年代末移居美国。在那里,波普曾经带领着一个舞团,在曼哈顿小有名气。2001年,女儿迟迟来到这个世界。

现在,波普已经不再跳舞,却把全部的精力放在“阿诗玛”岩壁上的舞蹈。他是“阿诗玛”的父亲,也是教练,每次比赛和野外攀岩,都如影随形。

在广州,二十四五度的天气里,波普套着一件黑色羽绒服,斜背一个硕大的棕色单肩包,里面装着女儿的攀岩鞋、粉袋、水壶和梳子,在比赛前,波普总会一丝不苟地给“阿诗玛”扎一个马尾辫,这已经成为一种仪式。

有时,美国队的小运动员们在一起吃饭,波普夫妇会在一旁找个桌子自己吃自己的,静静等“阿诗玛”吃完再回到他们身边。

世青赛中,“阿诗玛”在攀石赛中,没有能够完成最后一个线路,线路的设置对于“阿诗玛”的身高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但观战的波普显得很生气,他比划着,指着自己的头说:“这不是身体的问题,是思路的问题。”

其实,“阿诗玛”已经是场上唯一一个能够完攀三条线路的选手,而且毫无悬念地拿下冠军。但这位严父、现在全职出任“阿诗玛”教练的波普,显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女儿走出比赛场地后,波普表情严肃,用日语和女儿聊了十分钟,小姑娘的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差不多十年前,“阿诗玛”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老鼠石”上第一次接触到攀岩,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开始到室内的攀岩场训练。

现在,上九年级的“阿诗玛”每天下课后训练四个小时,晚上八点半才回到家,然后洗澡、吃饭、做作业,然后才能入睡。

“她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我说你要不就少做点作业,但她总是坚持要做。”大竹说。

现在,大竹的一项任务就是给女儿裁剪裤子。世青赛上,“阿诗玛”的裤子总是最特别的。第一天,是大红底的樱花图案,第二天,是彩虹图案,第三天,则是中国水墨画风格,上面还有中文的毛笔书法“天长地久”。

“当她来到世间时,我就有一个想法:等她长大了,会创作一些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现在,这些都实现了。”大竹说。

编辑:实习生吴鹏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标题:攀岩|岩壁上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