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戏曲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本报菏泽11月15日讯(记者 李德领) “让戏曲活起来,才是保护抢救传统戏剧的最高理念。”近日,成武县大平调艺术研讨会召开,会上针对如何抢救、保护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平调戏剧展开讨论。面对传统戏剧日益被多元化文化娱乐形式冲击的现实,与会专家们无论谈到对传统戏剧“原汁原味”的保留,还是谈到力求突破创新,都将观点集中在“活态”两个字上。
  山东省歌舞剧院一级编导胡玉平用大数据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说,2015年传统戏剧演出只有5500场,不包括民营剧团,收入是1.4亿元,甚至还不如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每当戏剧开始走向衰落的时候,形式上都会革新,比如从宋杂剧到明清传奇,再到地方戏,戏剧不是固化不变的,大平调戏曲形式应该有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国家一级编剧马家振看来,传统戏不是没有魅力,而是现在的创作把传统魅力丢了。“我们抢救保护传统戏剧工作也做了很多年,但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的保护没有进入活态传承。很多剧团为了排 吃饭戏 ,消减了传统魅力;排 参赛戏 ,又极力颠覆传统,最终四不像。”
  “让戏曲活起来,才是保护抢救传统戏剧的最高理念。只有让戏剧活跃在舞台上,从而带动传承保护的各项工作整体发展,让突破创新与传承形成独立竞争又互补的关系,戏曲才能健康发展。”马家振说。

(原标题:让戏曲活起来,才能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