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春晓——张春晓书画系列展.专访

2016421

《今日鉴藏》杂志专访

采访者:占宇

被采访者:蔺道军

地点:今日鉴藏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今日鉴藏》:作为策展人、收藏家、文化经济学者,您选择当代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蔺道军: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艺术家,没有绝对的标准尺度,每个人都会自己的设定,很多人会把自己的视觉感受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我觉得诗书画,所有的艺术,它不简单的是一种视觉艺术,或者是技术,技术之外必须有思想。思想决定的是什么?决定着未来与高度。没有思想的艺术家,就是没有未来的艺术家,即使是作品有市场也不会有高度,也不是真正的好艺术。所以,特别是中青年艺术家,一定看现在要通过现在判未来。现在作品是否好,只是是标准之一,有没有发展前途,未来是否立得住,是更重要的标准。因此,我选择青年艺术家,一定要长时间观察和交流,以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他对艺术的追求态度,有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及对艺术的观念、理念和对人生的价值判断。

二、《今日鉴藏》:作为收藏,近年您很少涉猎书法的收藏,为什么会锁定青年书法家张春晓的作品作为深度的推介?

他的哪些特质会打动您投入如此的精力来筹划这个展览。

蔺道军: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也是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书法的审美需要很高的鉴赏能力。但近年,收藏者对书法收藏的热情在不断减弱,为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大家觉得毛笔写字就是书法,而毛笔写字像走路那么容易,都会,但真正的书法大家与经典的作品并不多。

艺术不能像科技一样直接递进性发展,从艺,一要有天赋,还要靠长期不断苦练与学识积累。现在能写字就美其名曰“书法家”,但书法真写好很难很难。由于“书法家”数量太多了,加之艺术类特别是书法的认知是“掐尖”,使书法收藏相比绘画等门类冷淡了很多。如果从作为一个策展人或者推介人的角度来讲,好的书法数量少,推广难度还远远大于绘画等门类。因此,这些年,我很少参与书法家的策展与推介。

谈到张春晓,十几年前我们就认识,但那时少有交流与展示的机会,其书法我印象并不深。十几年后,看他的作品,典雅凝练,传统中出新,带有浓厚的书卷气息。我心动了!

蔺道军:为什么要对春晓的书法作为一个推广,我认为过去我们的书法审美出现了一些问题:丑拙、怪异和简单个性张扬成为主流,传统的那种内在美,内涵美,人文美丢失了。现在,从春晓作品中找到了这种感觉。春晓及诸多青年书法家屡获全国大奖,我们看到了中国书法已走向传统出新的审美体系,这个过程,大概是从2011年开始的。2012年春晓获奖后,更加踏实的做学问,安心的来写字,沉心去思考、感悟,加之他的悟性,已成为中国文化优秀的青年代表。作为艺术推介人我不敢随意和糊弄,艺术作品不像吃的喝的,说的天花乱坠,吃完了就成了垃圾,好多时候是无法考证的。但艺术价值的判断是滞后的,五年、十年后一般会有好与坏、高与低的正确评价,我不敢造次,推介人必须先打动自己,才能推广给他人!

三、《今日鉴藏》: “丙申春晓“这个大系列展,又分成了几个展览在陆续做,那么展览的切入点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或者是特色?

蔺道军:此次丙申春晓——张春晓书画作品系列展分别为:“崇古维新”书法展、“春晓江南”书画展、“薪火2300年”书法手卷展。

“崇古维新”书法展,是张春晓国展中获奖作品风格和获奖之后一个阶段的书法风格的展示。是对书法创作的延伸和领悟。

第二个,“春晓江南”书画展,是在无锡举办。展示的作品,既有书法、也有绘画,既有小品,又有鸿篇巨制。将书画作品和画廊室内、公园场地有机结合的起来。这样,使书画作品与江南环境相融合,形式上想有一些新意。

第三个,“薪火2300年”书法手卷展,在北京琉璃厂举办。所有的艺术都是在传统上进行出新。一个失去记忆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也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北宋宗师黄庭坚书写的《廉颇蔺相如传》,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我在上海博物馆曾有幸欣赏到原作。作为蔺相如的后人,从看到这幅作品时就有了一个请当今名家再创作的愿望。春晓是我喜欢的艺术家,随多次沟通,请他临摹了一卷与自己再创作了一卷《廉颇蔺相如传》。这也就有了黄庭坚书写的《廉颇蔺相如传》印刷件与张春晓先生的两幅作品同时在琉璃厂博润美术馆的展览。

从赵惠王十六年蔺相如完璧归赵、到黄庭坚先贤,张春晓先生创作《廉颇蔺相如列传》至今天历时2300年。《廉颇蔺相如传》是草书形式展现,而草书是书法家个性展观的最佳形式,是摆脱了实用功利的纯艺术作品形态。草书的多变性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高妙的艺术性,也给了张春晓先生再次创作的空间,和真功力的体现挑战。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大家看到文化的根在哪,如何代代相传,如何在继承上出新和发展。

四、《今日鉴藏》:这个系列展览,您希望留给观者什么样的感受?

蔺道军:通过张春晓书画系列展览,希望呈现传统与当代融合的中国书法主流价值。通过艺术家心灵外化的作品,体现中国文化的未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