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可口可乐公司参观“倍儿爽”

本报记者 李孟霏 陈乃彰
  可口可乐是哪一年诞生的?可口可乐如何由“一瓶饮料”变成了风靡世界的流行文化?带着这些疑问,11月13日,齐鲁晚报小记者走进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山东)有限公司参观,实地探秘可口可乐的生产。
  早上6点半,小记者们早早的在市区集合,一起乘车赶往青岛,由于不少孩子出门的机会并不多,加上是去参观他们喜爱的可口可乐,小记者们的心情早已经好像喝了可乐一样“爽”。
  在大巴车上,来自普陀路的小记者宋子童主动提出要为大家表演节目热场,并且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古诗,而他的热情一下子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小记者们纷纷举手要表演节目,大光华国际学校、古寨小学、鲸园小学的小记者们争先恐后的展现自己的风采。
  有唱歌的,有出脑筋急转弯的,有对古诗的,还有猜谜语的,虽然去青岛的路程有将近四个小时,但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再远的路也不觉得远。
  上午10:30,小记者们终于来到了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崂山区的工厂。
  “到了,到了,我看到可口可乐的标志了,”车一行驶到工厂门口,小记者乔浩林就发现了楼顶上悬挂的“Coca-Cola”标志,他站起来对大家说:“我们到了,就是那栋楼,我认识可口可乐的标志。”
  如今,可口可乐已经被小朋友所熟知,并成为他们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饮品之一。因此,第一次来到生产可口可乐的工厂,小记者们都显得很兴奋,虽然心情很激动,但还是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在工作人员的热情带领下,小记者们来到生产车间,一进门就看到门口的LED屏上写着:“热烈欢迎齐鲁晚报小记者团走进可口可乐”。
  随后,小记者们整齐的拍好了队,认真的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并拿出纸和笔,将自己观察到的点滴记录写到了本子上。
  “小记者们,大家先不要着急自己行动,我们先去可口可乐公司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工作人员随后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了可口可乐的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有关于可口可乐的创始人的历史消息,还有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另外,大家还可以和妈妈一起合照。
  “什么时候才能参观生产线啊?”看到大家这么着急,工作人员给大家强调了注意事项后,参观正式开始了,在二楼的生产流水线,小记者们参观了水线生产流程、CAN线生产流程、BLOCK线生产流程。在参观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神秘地提问到:“你们知道一条BLOCK生产线一小时能生产多少瓶500ml装的可乐吗?”“200!”“300!”“400!”小记者们纷纷猜测到,工作人员摇摇头说:“都不对,是48000瓶/小时,也就是800瓶/分钟。”
  “天哪!一分钟竟然能生产出这么多瓶可乐。”小记者们惊讶的说。
  参观完生产线,小记者们拿到了最“新鲜”的可乐。
  “阿姨,我要一瓶,阿姨我也要一瓶……”参观过程的最后,小记者们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口最新鲜的可口可乐。
  随后,大家又一起观看关于可口可乐的视频介绍,里面将可口可乐的知识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而有了这些视频,小记者们对可口可乐又有了重新了认识,“原来,可口可乐这个品牌蕴含了这么多的知识背景,真是长见识了。”小记者的家长说。
  一圈转下来,可口可乐青岛工厂的参观就结束了,小记者全恩葶说:“今天真好玩,我喝了两瓶可乐,以后喝可乐我要看一下是不是青岛生产的。”用完午餐,小记者们开始返程,半天的参观游览让小记者们见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操作灌装设备和吹灌一体饮料灌装线生产流程,最珍贵的可口可乐历史藏品,以及感受了世界500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力量。

(原标题:可口可乐公司参观“倍儿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