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预决算公开常态化盯紧政府“钱袋”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新媒体专电(胡印斌)11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以预决算公开常态化盯紧政府“钱袋”》的评论。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规程》坚持问题导向,对地方预决算公开原则、基本要求、部门职责、公开时间、公开内容、公开方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规程》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部门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财政部出台《规程》,是为了解决目前预决算公开缺乏具体操作规范的问题。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地方还没有结合现行法规制度,对地方预决算公开的表样体例、详略程度、公开方式等做出更明确、细化的规定。如今,有了详尽的《规程》,是否意味着以后地方预决算公开就能畅通无碍了?

这些年,尽管有关部门在推动预决算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早在2013年8月,财政部就曾发文要求,2015年前,县级以上政府应向社会全面公开财政及部门预决算,并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而财政部2015年底组织的专项检查显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检查涉及的25万多个省市县三级预算单位中,有36638个单位未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56481个单位未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在已经公开的预决算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够细化、时间滞后、公开渠道不规范”等问题。

即便有些地方已经公开了预决算,相关部门也尽量低调,有些网页链接甚至都打不开。有鉴于此,今年9月,财政部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强调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要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从2017年起将本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在平台上集中公开。

一边是个别地方政府无视法律法规,拖延缠磨,不愿公开预决算;一边是财政部苦口婆心,分门别类细化配套制度。这至少表明,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预决算公开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已成为一种共识。公共财政的“钱袋子”究竟怎么安排、安排得是不是合理、不合理在哪里……这些问题,公众此前可能不太清楚,但现在逐渐有了知情权。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更大的进步在于,公众知情之后,就具备了监督政府花钱的可能。

按照《规程》设定,地方预决算公开要全面公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细化公开部门支出事项,并要公开与预决算密切相关的预算信息,这意味着公众可避免因局部公开而产生的盲人摸象之感。如此,既有全局性认知,又能紧盯细部,还明了其中变化。这显然是对公众关注和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

从现实来看,地方预决算公开难、公开不及时、不具体等,并非完全是缺乏规范等技术性原因,其病根还在于认识不到位、监督不够有效。换言之,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地方预决算公开的马拉松还会一直跑下去。公开就意味着要接受监督,就意味着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花钱。特别是诸如“三公”经费以及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方便的花销,必须要接受公众的审视。这不仅是一个政务公开的问题,也是权力接不接受约束与监督的问题。

除了财政部门以切实有效的制度倒逼地方预决算公开,对于不按规定公开的职能部门也该严肃问责。财政部明确表示,将结合2015年专项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和2016年预算公开情况,对不依法履行公开义务、不按规定公开预决算的,依照《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说到底,预决算公开不是目的,接受公众的监督才是根本。政务公开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监督政府,进一步管好政府“钱袋子”,把公共财政资源更好地花在刀刃上。

(原标题:以预决算公开常态化盯紧政府“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