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海岸职业教育对标德国模式

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项目揭牌。

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 潘旭业 通讯员 杨旭辉) 西海岸新区的职校生将试点“双元制”,必须经过学校和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的两个培训方可毕业。日前,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揭牌,将逐步开展职业教育咨询、双元制试点、师资培训等工作。
  学习德国职教经验,试行“双元制”职教模式,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又取得新进展。日前,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揭牌。据悉,自2013年设立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以来,青岛成为继上海、重庆之后,中德职教合作联盟在中国设立的第三个合作基地。2015年青岛市教育局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多次洽谈达成“中德(青岛)职教能力发展”合作项目,并决定将“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设立于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全面促进青岛职业教育发展。
  据黄岛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将开展职业教育咨询、双元制试点、师资培训,积极推进中德职教合作(青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促进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据介绍,“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
  “我们大力发展中德国际合作特色的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中外交流合作,形成了以德国为主,覆盖亚、美、欧、澳四大洲的多通道职教国际合作网络,与16个国家、地区的职业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黄岛区教体局副局长封安青说。

(原标题:西海岸职业教育对标德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