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评】政府部门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容打折扣!

公检法和其他政府部门专业性权威性容不得打折扣,在社会治理中,其专业性很多时候是唯一标尺,分量沉重。保持与时俱进的专业性、权威性,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这绝不是儿戏。

据澎湃新闻11月21日报道,2005年4月至2015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理交通肇事案件时,一直委托铅山县鹅湖鉴定中心出具尸检报告,但该鉴定中心及鉴定人员并无尸检资质。十年间,铅山县检察院先后审查铅山县公安局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涉及鹅湖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286件次,起诉案件202件,法院作出有罪判决153件。目前涉事司法鉴定中心因违规鉴定被撤销,上饶市、铅山县公检法司30余人被追责。

尸检报告对于解决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而发生的事故争议,具有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尸检应当由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非此专业的人从事尸检工作,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结果悖逆。比如,出血和创口是生前还是死后,再如肌体死亡后,体内的血糖会继续发生糖酵解,如何区分是生前异常还是死后异常,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科学判定。而违规鉴定的结果不能作为证据进入案件审判。

虽说尸检报告只是认定案件性质一系列证据中的佐证之一,很多时候并不能一锤定音,但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认定结论,它不但是司法审判、责任划分和解决纠纷的需要,也是对死者的告慰、对其亲属的交代。此番事件中,数百份问题尸检报告硬生生通过了公检法的层层把关,最终成为定案依据之一,这损伤的是权威部门的公信力,消解的是司法的威严和人们对公正的期待。

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当事人对本该一丝不苟的专业要求没当回事。比如,涉事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曾明确告知交警部门“没有尸检资质”,但并未引起注意;法医管理制度改革后,法医资质存在多种区分,但一些基层办案人员未及时学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是法医作出的鉴定就可以采用,对“注册在案”机构和人员的无条件信任导致其忽视严格审查资质。

不论是公检法,还是其他政府部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行事,是保障公平正义的底线,否则,很容易铸成大错。想象一下,如果食药检机构不掌握国家最新的食品药品检验鉴定标准,如何科学把关?如果环保部门在环保标准上稀里糊涂,如何把住环评、环保检测关口?如何给公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如果法院读不透司法解释导致判决适用法律不当或采用废止罪名,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因而,对“用无资质尸检报告定罪”的曝光和纠偏是一记警钟,提醒相关部门对照一下,各地还有没有类似吃不透行业相关规定、标准的漏洞?被认为“天然正确”的工作程序是否真的无懈可击?

公检法和其他政府部门的专业性、权威性容不得打折扣,在社会治理中,其专业性很多时候是唯一标尺,分量沉重。保持与时俱进的专业性、权威性,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这绝不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