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震后意大利对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新华社罗马11月2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罗娜)今年8月以来,意大利中部地区连续遭受3场地震袭击,不仅导致299人死亡、2.2万人无家可归,许多中世纪古镇也被摧毁。

  图为古城中心损毁的房屋。(新华社记者金宇摄)

对于这些城镇,文物古迹不仅是旅游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因此,对受震灾影响的文物古迹进行抢救性保护成为与安置灾民同等重要的震后工作重点。

诺尔恰位于意大利中部的翁布里亚大区,距离首都罗马170多公里。在10月30日发生的6.5级地震中,该镇的地标性建筑——建于13世纪的圣本笃教堂和罗马式古城墙都变成了残垣断壁,其他古建筑也受损严重。在地震3周后,记者到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图为圣本笃教堂被大规模损毁,钟楼已被加固。(新华社记者金宇摄)

记者在镇中心广场看到,圣本笃教堂坍塌的瓦砾已被覆盖上黑色塑料膜,目的是防止雨水进一步侵蚀已经损坏的建筑和有可能埋藏在瓦砾下的文物。消防员用十余厘米见方的木条组成的框架从前后固定教堂尚未坍塌的正立面,为教堂的重建做准备,并保护在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图为消防员在广场上制作建筑架,以固定生本笃教堂立面。(新华社记者金宇摄)

记者还在这里发现了无人机的身影。据消防队长法比奥·杰曼介绍,无人机的作用不仅是对灾害现场进行航拍获取数据,它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进入安全系数较低的受损建筑内部,进行高精度扫描,为下一步修复工作打下基础。

  图为消防员在调试航拍器。(新华社记者金宇摄)

在翁布里亚大区一处人烟稀少的工业区,伫立着一座用高墙围起的大型仓库。这里是用于安置震后抢救出来的画作、雕塑、建筑部件等文物的基地。由于这些文物历史悠久、价值连城,这座1997年阿西西地震后在欧盟资助下建成、专用于文物抢救保护的仓库一直处于严密的安全监控下。

仓库抗震等级很高,室内长期保持温度20摄氏度、湿度50%等最利于文物保存的状态。在这里工作的不仅有来自翁布里亚大区的考古专家、古代艺术研究学者、景观工程师,还有文化部的艺术专家、民防局的工程师以及宪兵部队的文物保护警察。

文物运到仓库后,首先被放在“急救室”里除去灰尘或降雨造成的轻微白痕。而后,专家会评估损坏情况,并按照文物归属建筑进行分类和集中存放。

  图为古城里古建筑上掉落的文物。(新华社记者金宇摄)

与记者同行的翁布里亚博物馆中心历史学家蒂齐亚纳·比甘蒂介绍,自8月24日第一次地震发生以来,仓库每天都会收到从震区送来的文物,目前已有近千件。而对文物的集中回收工作预计还将持续一个月。

“进入冬季,中部地区降雨增多,现场余震不断也有可能对已经受损的建筑造成新的结构性破坏,这些因素都有可能给文物带来二次伤害,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进行抢救,”比甘蒂说。

翁布里亚大区美术与文化总监马里卡·梅尔卡利对震后文物修复工作表示很有信心。

“我们的修复技术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2009年拉奎拉地震后,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尽管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还原,但是将绘画类文物恢复到原貌的八九成还是可以做到的,”梅尔卡利说。

日前,意大利政府拨款1.3亿欧元(约合9.5亿元人民币)用于修复在这3次地震中受损的所有文物,民间也有不少机构和个人对个别文物修复进行“认领”。

然而,由于每件文物都等待评估,因此修复费用无法估计。“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希望收到更多的捐助,”梅尔卡利说。(完)

(原标题:震后意大利对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