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来14年,如何打通区域协同“经脉”?

记者28日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已获得批复。依照规划,将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到2030年基本形成“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网。

未来14年,如何打通区域协同的“经脉”,为撑起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打好基础?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轨道交通建设现场。

国铁显现“三角、十字”结构,“一小时交通圈”放大“同城效应”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的于家堡站是目前世界最大、最深的全地下综合交通枢纽,2015年9月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的京津城际延伸线开通后,从北京南站到这里只需60分钟。几个月后,另一条高速铁路从天津向西延伸,打通了从天津到河北保定的铁路通道。虽然总长只有157.8公里,这条通道却构成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高铁格局的“一横”。

“津保通道打通后,天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十字结构’,分散北京枢纽压力;京、津、石‘三角结构’显现,加速网络化运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津保铁路项目总工程师何永冕说。

统计显示,津保通道打通后,共有623.7万人次旅客不必再绕道北京换乘。

面积约21.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亿,京津冀区域被认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从《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上看,京沈客专、京张高铁、石济客专等一批高速铁路将在这片土地上快速兴起。京、津、石“三角结构”将进一步演变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

北京到天津35分钟,到石家庄1小时20分钟;天津到保定59分钟,到唐山37分钟……基于高速铁路的“一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

“高铁正将北京与天津的同城效应放大。”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驻天津武清总代表雷彦斌说,每天20分钟左右从北京到武清,既不耽误工作又能照顾家里,“就像在一座城市”。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在打造四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础上,要实现轨道交通的融合一体化。京津冀城市群应该将机场群、港口群、铁路网、公路网放在一起考虑,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

“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规划落地,空间“大圈”变时间“小圈”

源于中关村,提供基因组测序分析的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将其全资子公司落户天津武清。

“公司拓展需要更大空间。我们在京津冀区域走了一圈,最终选定了京津城际线上唯一的经停站——武清。”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蔡晶说。

距北京市区71公里、距天津市区25公里的天津市武清区正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京津卫星城”。

基于京沪、京津等6条高速公路在武清开14个出口等交通便利,京津城际站旁的奥特莱斯——“佛罗伦萨小镇”,2015年实现销售额26.8亿元,纳税2亿元。

京津冀区域有十几个大中城市和中小城镇。根据“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未来区域内将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其中,2020年前将实施9个项目,总里程约1100公里。

城际铁路正在将京津冀从空间上的“大圈”变成时间上的“小圈”,城市、城镇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步显现。

破解“洼地效应” 释放“协同红利”

密集的地铁网络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专家认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还需完善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城际铁路;同时,用于连接中心城与外围新城的快速、大容量、公交化市郊铁路发展缓慢。

“中国用10年时间步入‘高铁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轨道交通不仅将改变京津冀的交通格局,更将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变。”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敢平说。

这种变化已经成为现实。在我国第一条城际铁路京津城际的带动下,天津武清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0亿元,这大约是京津城际开通前的6.6倍。

这意味着,轨道交通不仅将打通京津冀交通发展的“经脉”,更将成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行的“高速路”;对京津冀区域方方面面的影响将日益显著。

“一条轨道线的畅通往往是若干座城市的崛起。”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朱颖慧说,交通和城市功能互相作用、彼此促进,将释放更多的“轨道红利”。

“轨道交通为区域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破解北京周边地区的‘洼地效应’,区域均衡发展目前已经迎来最好的机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智库首席专家赵弘说。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