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位医生和她的艾滋病人的故事

一个人,一只药箱,一条崎岖的山道。这样的孤独之路,尹祖鸾已经走了19年。

云南陇川,中缅边境的一个欠发达县。尹祖鸾所在的景罕镇广宋村,是一个以景颇族为主的半山村寨。

毗邻毒源地“金三角”,从2003年开始,这个曾经宁静的村寨成了毒品和艾滋病的重灾区。

全村3000多人中,曾经有100多名吸毒人员,还有80名艾滋病病毒存活感染者——在别人眼中,这是一组数字。对尹祖鸾来说,是揪心的痛。

2005年,当地政府把广宋村列为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村,建起一个集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和村卫生室于一体的综合防治点。

村医尹祖鸾带着沉甸甸的新任务——艾滋病预防和控制,走向了艾滋病群体。

从村卫生室到辖区内最偏远的感染者家,有12公里路,步行要3、4个小时。尹祖鸾挨个走访,一个也没落下。

然而一开始,村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参加抽血检测。尹祖鸾的辛苦,只换来许多白眼和谩骂。甚至,还有村民放狗咬她。

抹掉委屈的眼泪,尹祖鸾一次又一次去到村民家中,向他们讲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

在她无数次坚持之下,感染者的态度逐渐有了转变。

一次,尹祖鸾在一名感染者家中吃饭,对方说:“尹医生,你是第一个愿意和我一起吃饭的外人。”

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不仅琐碎,而且危险。

有一回,尹祖鸾在骑摩托车为艾滋病患者抽血的路上滑倒,针头扎进了她的大腿。她及时进行了阻断治疗,持续一个月服用职业暴露后预防性药物,“吃那个药还是挺难在(难过)的,当时我很害怕的”,她说起这事,仍心有余悸。

村里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些失去双亲的“艾滋病孤儿”,尹祖鸾参与成立了艾滋病感染者爱心互助小组及孤儿活动小组,利用各种机会争取资金,为孩子们做了不少事。

防控艾滋病,尹祖鸾有一串长长的“责任清单”:对辖区所有感染者定期进行随访管理;对阳性患者定期筛查;对已经治疗的感染者每隔3至4天随访1次;及时上报艾滋病人死亡情况;定期统计上报艾滋病致孤儿童及遗老名单……

在尹祖鸾的努力下,近年来村里没有新增艾滋病病例。她负责的感染者里没有人漏服一次药,漏打一次针。

许多人服药以后,身体好起来,家庭生活也改善了,还有人现身说法到寨子里义务宣传。

尹祖鸾的辖区内,实现了防艾知识宣传全覆盖;九成以上15岁到49岁的村民自愿检测;常住感染者百分之百每月随访率。

今年,尹祖鸾已经43岁了。

“全国三八红旗手”“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多年来,各种荣誉光环加身,更“有前途”的工作机会也接踵而来。但她留在了广宋村。

“我就是个普通的乡村医生,只不过做了分内的事情而已。”她说。

她前些年参与帮扶的艾滋病遗孤,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经结婚生子,她为此欣喜不已。

“我自己多辛苦一点,就能把患者往回拉一把,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义务。”谈起防艾工作,尹祖鸾这样说,“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地帮他们,帮他们重树信心,再把他们拉回到正常社会里面,做正常人。”

不久前,村里一名感染者打来电话,邀请尹祖鸾参加家人的婚礼。

尹祖鸾笑了。

监制:钱彤、赖向东

摄影:蔺以光

摄像&后期:潘超越

编辑:张濠培、陈子夏、彭源

(原标题:一位医生和她的艾滋病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