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郑龙:“贵州屋脊”的“留守”老师

新华社贵阳11月3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罗羽 向定杰)在海拔2900米的“贵州屋脊”一侧,坐落着一个叫海嘎的贫困村,村里的海嘎小学海拔2400多米,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的小学。

  海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课(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扶贫的根基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海嘎人深以为然的道理。过去因条件艰苦,海嘎小学教师流失严重,导致该校教学不稳,影响当地教育扶贫大计。好在校长郑龙不离不弃坚守了14年,使学校状况得到逐步扭转。他说:“我的理想就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们一起,把海嘎小学办成一座完全小学。”

“留下来,这里的教育就有希望”

2002年,从事教书工作3年的郑龙从山脚下的幸福小学调到海嘎小学当校长,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把海嘎这个教学点办成一座完全小学。

在海嘎小学,算上校长郑龙一共只有3名老师、69名学生。“后来又来了3名代课老师,此后的两三年,由于学校老师增多,村里的一些小孩逐步转学过来。”郑龙说,在2004年左右,学生数量达到了一个高峰,有106人。

  郑龙为学生整理衣服(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但是,那个时候的海嘎条件艰苦,村里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村民住的是茅草屋、种的是旮旯地、吃的是望天水,郑龙单单从山脚下二塘镇的家走路到学校就得花三四个小时,交通不便。

“烧洋芋、煮洋芋、蒸洋芋、焖洋芋……每天的菜几乎是变着花样做洋芋。”郑龙说,海嘎这个地方由于高海拔、缺水,村民只能种植洋芋、玉米和苦荞等几种作物,吃的东西很简单。老师们住的地方,除了一个大水桶便一无所有,每天还都得到学校对面的一座小山背后背水吃。

初来乍到,郑龙一开始也不适应,他的妻子就在山脚下的一所小学教书,上山后,两人一个星期才能见一次面,孩子还不到一岁,他心里“拔凉拔凉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他认为“既来之、则安之”,便很快安定下来。

与郑龙不同的是,一些老师却陆续离开,2004年到2014年期间,一批批老师来了又走了,最窘迫的时候,整个学校就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导致正常教学的不稳定,很多村民迫不得已把孩子送到山下读书。”村支书陈二福表示,学校生源逐年减少,班级、人数也从最高时的四个年级、106人下降到2014年的一个年级、一个学前班二十来人。

“中途我也劝过一些老师留下来,但不管用。”郑龙说,一个人的时候,他也曾犹豫是否自己也该离开,但转念一想,如果连校长都走了,那这所学校可能就真的没了,“我得留下来,有人留守,这里的教育就有希望”。

身在山下 心挂山上

2014年,海嘎村所属的大湾镇中心小学给郑龙安排了一项任务,让他到山下的腊寨小学兼任校长,改善腊寨小学的教学管理水平,这就要求他的工作重心必须转向腊寨小学。

“接到这个任务,我心里挺难过的。”郑龙说,他在海嘎小学教了十二年,本着一心要把海嘎小学办好的信念,到头来却眼睁睁看着学校走向了没落,自己无能为力,心里无尽失落。

带着这种失落,郑龙下了山,作为教学工作的交接,腊寨小学派出了一位老师到海嘎接替郑龙的教学岗位。尽管此后只能一个星期上一次山,但他仍时时刻刻牵挂着海嘎的教育梦。

  校长郑龙在宿舍打印试卷(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转机很快在2015年出现,这一年,海嘎小学迎来了3位新老师,而郑龙也在腊寨小学结识了顾亚、熊伟红等一批有思想、有活力、刚开启教书生涯不久的年轻老师,他觉得若能动员这一批老师上山,充实稳定海嘎小学的教师队伍,海嘎的教育梦很快就可以重燃。于是,他不厌其烦地向这些年轻人讲述海嘎办学对贫困村民的重要性,希望打动他们,让他们跟他一起去完成这个梦想。

“海嘎村只有360多户人家,但在2010年就有贫困户300户,教育是村民脱贫的最大希望。”郑龙不时对这几位年轻老师说,没有老师,海嘎小学就不能开展正常教学,村民就得送孩子到山下的学校读书,每年花费最低四五千元的陪读费,这对于正处脱贫中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巧的是,就在这一年,郑龙的孩子要到市里读初中,而妻子为了方便照看,通过招考调到了市里。她不时给郑龙做思想工作,让他也赶紧考到市里去,一家人好团聚,但郑龙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为所动。

家离他远了,但顾亚、熊伟红等四位年轻人的心却离郑龙越来越近,他们慢慢地被郑龙的执著所打动,几位年轻人的回应干脆直接:“那就干吧。”

2016年,郑龙出色地完成了腊寨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8月,四位老师跟着他上了山。

守望同一个梦想

两拨老师的汇合,使海嘎小学有了8名老师。

为了尽快让村里的外读学生回村上学,学校选出6名老师分成两个组,在9月开学前开展了动员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村民。

  海嘎小学学生们在打饭(11月25日摄)。海嘎小学的学生这个学期吃上了营养午餐。 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有的家长不相信我们,害怕我们又像以前的老师一样待一阵就走了。”熊伟红表示,为此,郑龙他们煞费苦心地向这些家长劝说,甚至做出了不轻易离开的保证,才有一些家长把孩子送了过来。

“其实我也不希望把娃娃送到山下去,看到这些老师这么诚心,我才决定让两个儿子转学回来。”近些年才脱贫的村民文贵全说,他的两个孩子在山下上学需要由妻子陪读,一年的房租等花费七八千元,家门口就近入学能省掉这一大笔费用。

9月,学校顺利开了学,四个年级加一个学前班,共70名学生。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他们的工作,很快解决了学生们的营养午餐问题。

  海嘎小学学生们在吃营养午餐(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我们在这里读书很开心。”上一年级的文涛用一口稚嫩的普通话表示,他就是这个学期才从山下转学回来的,这里的老师教得好、有爱心,他的学习比过去有了很大进步。

近一个学期下来,学校教学终于趋于稳定,但对郑龙来说,他的“完小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学校只有一二三四四个年级,我们希望在未来一两年内把五六年级也办起来,成为一个完小。”郑龙说,他会继续坚守下去。

村民也对郑龙充满希望,68岁的文正芳老人的两个孙子也转学回到了海嘎,他说他们是贫苦人家,儿子儿媳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不希望两个孙子将来也跟他们的父母一样。

“我完全 拥护 郑校长的想法和做法。”文正芳说,希望海嘎小学能够办成一所完小,减轻村民负担,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教育真正成为村民脱贫的希望。

(原标题:郑龙:“贵州屋脊”的“留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