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度观察】金融基石和原始荷尔蒙撞出了什么?

前几天,在支付宝被诟病的“圈子”里,只有芝麻信用分高于750以上的用户,才有资格对照片进行评论。支付宝变成“交友神器”的过程中,不仅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也顺带亮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底裤。一时间,不少人开始在意自己的信用分了。

据了解,芝麻信用评价通过考察个人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等,对个人信用打分,分值越高则个人信用风险越低。国外与之类似的信用评价体系很多,例如FICO分等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不少金融机构作为信用贷款的决策依据。

而在支付宝新上线的“圈子”中,信用分却被设定为“撩妹”的门槛,这确实稍显尴尬。但这份尴尬也凸显了我国健全和发展信用体系的急迫性。信用,作为金融的基石,为何要以这样一种主动甚至是强迫的姿态撞击原始荷尔蒙

有分析认为,作为首批拿到央行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公司,支付宝竭尽所能,将芝麻信用捆绑上所有能捆绑的新功能、新产品,显出了其搜集个人信息、完善征信数据的急切。

实际上,早在大尺度照片出现之前,芝麻信用已经尝试过各种营销策略,包括信用分高的用户能在机场享受快捷通道,能更方便地办理签证,能在贷款时享受利率优惠……但除了小部分核心用户外,信用分的价值并不为人所熟知。

从市场角度看,我国个人征信市场曾被机构估值达千亿元,而目前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两个市场总规模仅为20亿元。据了解,央行征信系统基于信用卡还款记录、贷款还贷记录等债务数据,仅覆盖了23.7%有债务数据的用户;而在民间征信市场,由于去年刚刚发放第一批牌照,各公司完善数据尚需时间,而且其数据共享性仍然较低。

从安全角度看,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当下,人们已经能看到一系列信用基石不稳带来的病灶。以互联网金融为例,自去年“e租宝”“泛亚”“上海申彤大大”等案件发生以来,类似互联网非法集资案年立案数,已由过去的两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万起。

有专家认为,此类案件频发根源在于,我国缺乏成熟的征信体制,而原来的熟人社会之间的信任,在互联网的虚拟性面前更加脆弱。分析类似案件,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信用的缺失导致风险难以定价,金融企业不得不放弃行业尊严,用最末端的担保代替了最基础的风控。

于是,在金融市场上,人们看到了五花八门的信用“替代品”。在消费金融领域,高校学生无“信”可用,却可以用“裸条”当做信用抵押;在投资理财领域,公司无“信”可用,也能造一辆超级巴士当做项目担保……当信用经过一系列“柔性”处理之后,“最高30万,3分钟即可放款”“月收益30%,保本保息”等金融产品便触手可及了。

然而,代替品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共有8家公司拿到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另有138家企业通过征信机构备案,但信用市场上的玩家远远不止这“8+138”。据媒体报道,一些山寨征信公司依靠黑市获得个人和企业信息及数据,竟然估值达数十亿元。

在金融的社会大课堂中,我国不少投资者已经从楼市和股市中学到了“风险是什么”“杠杆是什么”。但对于“信用是什么”,人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

而如今,支付宝的社交圈子不仅带来了大尺度照片,也带来了信用分,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各种提高信用分的教程秘籍。当原本虚拟而遥远的信用概念,粗暴而直观地转换成了“圈子”的评论权时,不少网友惊呼:原来信用有这么高的价值、要提高信用是如此之难。如果初衷更纯粹一点,这或许可以成为一堂信用知识的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