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跑步时代”,安全岂能不起跑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场上,一名年迈的选手在奔跑途中摔倒在地。 行云 摄/视觉中国

2009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出版《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时,大多数国人对“跑步”的理解,还停留在“体育课考试”或是“专业运动员比赛”的阶段。

短短几年后,这项略显枯燥的径赛运动,已俨然成为风靡全国的时尚。其中,马拉松更是从古老的希腊故事变成了时髦的健身风向标。

进入12月,全国气温普遍走低,但马拉松赛事的热度仍在持续。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赛事日历显示,本月注册在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共有18场,平均每周有4.5场比赛。

“跑步也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不断涌现出的马拉松赛事,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加入到跑步健身行列的同时,也让比赛举办地拥有了一张运动型的名片,成为各大小城市形象宣传、提升知名度的新途径。

但作为一项高强度、大规模的活动,马拉松赛事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在比赛中不断出现的意外事件,既给不顾身体状况盲目跑步的选手敲响了警钟,也向组织者的服务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赛场内外意外频发

马拉松早已不是少数人的运动。马拉松比赛,也不再是少数大城市的专利。

从上海到西藏南迦巴瓦,从佳木斯黑瞎子岛到海南海口,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马拉松赛事已覆盖了全国4个直辖市和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其中不乏此前很少或从未举办过大规模体育赛事的中小城市。

席卷全国的马拉松赛事既是全民健康意识提升的产物,也反过来吸引更多人跑起来。2015年,全国共有150万人次参与到各项赛事之中;而今年前10个月,参赛人次已超过了23万。对于这一点,湖南长沙辣跑团团长公云峰深有体会:在2015年长沙首次举办马拉松比赛后一年时间里,辣跑团的跑友人数从原来的2500人增加到了6000人,“很多人都是受比赛影响开始跑步的”。

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但近年来赛场上不断出现的安全事故,也让不少人对马拉松比赛的服务与安全持疑问态度。

今年4月,在陕西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上,一位全程马拉松参赛者在41公里处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5月,在福建长乐和江西德兴举办的比赛中,又各有一位半程马拉松选手因心脏骤停猝死。据统计,2004年至2015年的11年里,国内马拉松共发生16起死亡事件,其中2015年就有5起。

跑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乏正确评估,是赛道上安全事故频发的首要原因。国内大部分马拉松赛事未设置报名门槛,凡中签者最多仅需提供体检报告就可参赛。但马拉松作为一项高强度运动,即使是长期保持运动的人也未必能够承受。据公云峰回忆,2015年厦门马拉松赛场上,辣跑团一位跑友在30公里处发生呕吐现象,“他觉得自己长期骑自行车身体好,非要坚持跑下去”,结果在到达终点后因横纹肌溶解出现昏厥被送进了医院。

当众多业余“跑马”者站上赛道时,主办方的急救保障就成为了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据专业急救培训和生命救援机构“第一反应”CEO、创始人陆乐介绍,心脏骤停是马拉松赛场上的第一杀手。“但只要在选手倒地的4分钟之内,利用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抢救,心脏骤停的救活率就能够达到70%以上,并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抢救听来简单,但直到2013年上海国际铁人三项比赛中,才出现了第一例心脏骤停被救活的案例。陆乐回忆,当时“第一反应”的急救员在事发1分钟后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救护车则在15分钟后才到达。

“黄金4分钟非常关键,不过在一些二三线城市赛场上的救护车里,缺乏最基本的急救设备,而参与医疗保障的志愿者很多甚至没见过AED,这就很难保证选手的安全了。”陆乐说。

“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比赛太多,感觉每个周末都忙不过来。”湖南长沙辣跑团团长公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玩笑地说。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马拉松的注册赛事为306场。按照比赛多在周末进行的惯例,这意味着平均每周双休两日要举办近6场比赛。在同一天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选择哪一场,成为像公云峰一样的跑友常常“烦恼”的事情。

这在5年前是很难想象的。2011年,中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只有22场,2014年,全年比赛也仅为51场。到2015年,这一数字翻到了134场。按照这种每年翻一倍的趋势,2017年的赛事数量,即使是保守估计,也会达到500场左右。“完全是直线式的增长。”已有8年跑龄的公云峰感慨道。

虽然比赛数量不断攀升,但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并不算多,在美国,每年举办的相关赛事多达2000多场。那么,一面是不断上涨的跑步热情,一面是时不时发生的意外事故。马拉松比赛,到底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和健康?

在公云峰看来,首先是跑步者自己要树立正确的理念:不要为追风或炫酷而跑步。2014年,辣跑团里曾出现为了“刷里程”一次性跑100公里的跑友,“最后得到的不过是伤痛”。已参加了近40场全程或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公云峰表示,跑步是为了健康,因此为了攀比盲目增加训练量,或是在身体发出不宜跑步的信号时仍然坚持,是不可取的。

截至11月28日,“第一反应”共为国内192场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近73万人次提供了紧急医疗保障服务,成功救活了11例心脏骤停的案例。随着经验的积累,陆乐越来越感觉到,要做好马拉松赛事中的各项服务,“就要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还要尽量提前去做”。

以紧急医疗保障为例,经过多场比赛的实战,“第一反应”在每场比赛中划分出了“高危时间和地点”以及“低危时间和地点”。在高危区域,两个参赛的急救员(也被称为“急救兔”)相隔时间不超过15秒;在低危区域,则间隔不超过50米。“这些‘急救兔’都经过了专业的急救培训,并且会操作AED”。

除了专业急救员,普通人学习急救知识在比赛甚至平时生活中也非常有用。陆乐告诉记者,心脏骤停是一种概率事件,全世界只有1%的心脏骤停是在运动中发生的,“这意味着即使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也有发生心脏骤停的可能”。在德国,法律规定公民考驾照时必须接受急救员培训,由此柏林马拉松也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比赛,“因为大部分参赛选手都是急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