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二十四节气”里的文化味道

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何为“二十四节气”?简言之,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四立、二分、二至”体现的是季节(时令),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的是物候现象,而余下的节气则反映了气候变化。节气之中,人们还能够辨别气候的渐变次序。例如,从小暑、大暑到处暑,再到小寒、大寒,可以清楚地感知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

节气中的“小满”“芒种”暗示着,“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事实上,“二十四节气”最早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气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立春为例,在传统社会,立春日那天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庆贺礼仪。据《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而在诗人笔下,节气也往往成为重要的创作题材。雨水时分,杜甫写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前后,杜牧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芒种时分,陆游写下“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再则,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还逐渐总结出不同节气的养生之道。还是以立春为例,立春过后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古人云: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日常起居、饮食、运动方面,在调摄养生中要注意保护阳气,比如早睡早起,广步于庭,避免过分劳累或过食辛辣食品,以免出汗太多损伤阳气。

总之,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早已不再仅仅是一部指导传统农业生产的传统历法。(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