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生态“3+1”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在梳理总结过去五年宜丰的经济数据时,我们发现,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滑坡等诸多不利因素,这个人口不足30万的山区小县经济数据实现了“漂亮的加速”——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5.65亿元,财政收入先后跃过10亿元、15亿元台阶,达到16.8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3.35倍。

位于赣西北九岭山南麓的宜丰,因地制宜提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态“3+1”发展模式,即三大绿色产业+一个中心:绿色高效储能系统制造产业,绿色新型装饰材料产业,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区域休闲颐养中心。在关停一批产能落后企业的同时,引进发展了一批科技型、创新性企业,推动了宜丰产业绿色升级。

汲取自然的馈赠

宜丰县34.15%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红线范围,全县封山育林面积达60万亩,县域内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国家Ⅲ类以上标准,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7.3%。

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一时间,竟让人忘了此处带有“工业”的印记。“生产矿泉水的我们,就像采蜜的蜜蜂,在宜丰的好山好水之间汲取自然的馈赠。”江西百岁山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月屏告诉记者,“厂区所有的水源,都是通过160米到250米的深井,从深层的岩石裂隙中汲取而来”。

“绿色科技化企业,不仅需要自然的馈赠,也需要科技的支撑。”站在专门巡查生产的玻璃通道上,张月屏告诉记者,“这几条生产线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最先进的设备,从选料吹瓶到无菌灌装、密封运输,都是在GMP百级净化间自动一体化完成的。”该企业于2015年6月投产,目前已实现产值2.8亿元。

废土废渣也能变为宝

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宜丰县工业园在关停一批产能落后企业的同时,大力引进与扶持了一批科技型、创新性企业。让以前一些只能做低端、普通产品的企业,走上了高新科技化的道路。

在江西鼎盛玻璃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块块乳白色的“瓷砖”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玻璃生产企业为何要生产“瓷砖”?“这可是正经的玻璃。”鼎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金告诉记者,这种看起来像是乳白色瓷砖的产品真名叫做微晶玻璃,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的韧性强。“微晶玻璃的原料都是从废渣土、废尾矿中提取,这不仅是变废为宝,更是为环境治理解决了一大难题。”

一小块玻璃折射的是发展思路的转变。该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进行的科研合作取得成效,2016年8月,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浮法微晶玻璃生产线正式投产。据了解,此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建筑微晶材料100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电池厂变身后花园

宜丰县委书记张俊告诉记者,为了发展生态“3+1”绿色产业,实现去产能、推进产业升级,该县工业园在近五年内,关停了近10%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型化工企业。过去电池生产曾是污染治理的重点,现在通过扶持企业产业升级和采用从工厂到工业园的二次污染处理模式,降低工业污染,迎来了绿色高效发展。

没有刺鼻的气味,没有横流的污水,厂区周围,一群鸭子在低洼的湖里游动,岸上一块绿油油的菜地,湖边种满了绿植,好似一个后花园。“以前,大家路过电池厂,都是捂着鼻子跑着过去。”长新电源总经理斯立志说。为了摘掉电源生产厂就是“污染厂”的标签,长新电源不仅更换了老旧的除尘、除废弃装置,而且采用的是三级除尘加收集罩的模式,使生产污染降低了90%,各类排放指标都低于国家标准要求。该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了新型石墨烯合金板栅的产业化,该技术为国内外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

如今,占全国市场30%以上的绿色高效储能系统制造产业的全面转型,成为该县第一个百亿产业,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慢生活推动快发展

让生活慢下来,让发展快起来。

洑溪古树长廊、九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东方禅文化园……坐拥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依托“五高一铁”的便捷交通和九岭山脉的自然资源,宜丰正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新型休闲养生模式,通过建设功能性医疗中心,因地制宜地把当地打造成为区域休闲颐养中心,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养生、度假,用“慢生活”推动“快发展”。

“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态‘3+1’发展模式,是宜丰制胜未来的法宝。”宜丰县委书记张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