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北京那些以匠人命名的胡同 小工匠背后可有大来头

现在我们常听到说,要发扬“匠人精神”,其实老祖宗早就说过类似的话,比如《论语·子张》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百工”即手工业者的通称。而古都北京作为能工巧匠的荟萃之地,有不少街巷名称都是以工匠命名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而满族又是一个矫健而善于骑射的“马上民族”,因此各旗都设有制造弓箭、马鞍等的工匠营。雍正八年(1730年)曾有谕旨:“五匠俱系出征、行围所需,命定期考验,其技艺不精者勒限学习”,所以北京以工匠命名的胡同中,有不少都是服务于皇上和军队的。

铁匠营 铁匠胡同

北京的铁匠胡同铁匠营,因明清时设有制作铁器的作坊或铁匠聚居而得名。

西城区厂桥附近有前铁匠胡同后铁匠胡同,清代称铁匠营。当时此地为“八旗”之正黄旗地界,驻有旗兵,所设铁匠营以打造兵器为主,1911年后分为前、后两条胡同,分别称前、后铁匠营,1965年定名为前、后铁匠胡同。

丰台区以铁匠营命名的地名有六个,分称铁匠营东铁匠营西铁匠营南铁匠营北铁匠营小铁匠营,均为明初在此设打造兵器的营地而得名。

明代军队所使用的兵器多为铁制,为了满足军队训练和作战的需要,朝廷组织铁匠成立了打造兵刃和铁器的工匠营(兵工厂),俗称铁匠营,属官营的手工业“大作坊”,按照兵部要求打造各种兵器。现在南三环方庄桥和刘家窑桥之间的东铁营桥即是源自铁匠营之名。

弓箭大院 弓匠胡同

因清代乾隆年间为制作弓箭之所而得名的弓匠胡同很多,如位于西城福绥境地区的东弓匠胡同西弓匠胡同小弓匠胡同,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北小街东边的南弓匠营胡同北弓匠营胡同

此外,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还曾有个弓箭大院,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东四西大街,南不通行,道路两侧是整齐的营房,成形于明代,当时有四十多家制作、经营弓箭的作坊。随着火药的发明、枪炮的使用,到了清朝规模缩小,只剩下十七家,隶属朝廷造币处管理,所制作的弓箭均上缴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

“聚元号”是这里最著名的一家作坊,创办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其匾额据传为乾隆皇帝御笔所题。“聚元号”制弓十分繁杂,有200多道工序。到了清末,已传至第七代店主王氏。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弓箭大院内的店铺日渐衰败,“聚元号”老板将弓箭铺变卖于“全顺斋”掌柜堂弟杨瑞林。其后店内弓箭经杨瑞林悉心制作、灵活改进,曾参展民国初年(1912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如今“聚元号”已为第十代传承人,其弓箭制作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鞍匠胡同

鞍匠胡同位于西城区福绥境地区,呈东西走向。东起小太平胡同,西至阜成门北顺城街,清代称鞍匠营,曾为制造马鞍之所。

马鞍是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前后均凸起,其制作工艺颇有讲究。据传,鞍匠营有一位技艺高超的老鞍匠,曾为乾隆皇帝制作过御马鞍,并受过皇封。

故事是这样的:清代皇帝每年要举行“塞外行围”,所用御马鞍由总管内务府造办处承作。有一年,造办处为乾隆皇帝制作了三个御马鞍,但乾隆皇帝都不满意。造办处打听到鞍匠营有位王师傅技术高超,制作马鞍已有30多年,于是将他请到造办处专为乾隆皇帝制作御马鞍。

王师傅的手艺果真不一般,一个月之后便制作出一副铁鋄金镂雕双龙马鞍。其前后鞍桥通体饰银叶,錾龙、云、火珠,镶嵌青金石、珊瑚等,面部以铁鋄金镂二龙戏珠及如意云纹,样式独具匠心。乾隆皇帝看后甚是喜欢,于是封其为“九品鞍匠”,并赐黄马褂一件。

除了服务于皇上的各种工匠和工匠营,北京身怀绝活给老百姓做工谋营生的工匠也不少,棚匠、皮匠、绳匠、针匠胡同就是最好的证明。

棚匠胡同

棚匠胡同在新街口北大街以西,最初叫棚匠刘胡同,东西走向,东起东校场胡同,西至中校场胡同。

据传早年间因胡同内有棚匠开设的棚铺得名。老北京有三种精绝手艺,搭棚匠是其中之一。棚匠搭棚,只有杉篙、竹竿、芦席、绳子,平地而起,高至十丈,宽亦十丈,中间不见一柱。据传明永乐年间,在棚匠胡同住着一位叫刘富贵的棚匠,能搭各式各样的棚,所以京城大户人家办红白事多请刘师傅搭棚。由此其所在的胡同被称为棚匠刘胡同、棚匠胡同,后谐音称为朋奖胡同。如今胡同已拆除,不见其踪。

皮匠胡同

皮匠胡同今称王皮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王皮胡同在明即已存在,属正西坊。其名称来历,据说是因一姓王的皮匠居此而得名。”皮匠是早年间京城最常见的匠人,俗称补鞋匠,以皮革制作或修理皮鞋、皮货、皮件谋生,尽管使用的工具只有锤子、钉子、剪刀等,但同样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行当。王皮胡同最初称王皮匠胡同,万历年间胡同东口住着一位缝制靴鞋的王皮匠,为人和善,手艺娴熟,因而远近闻名,这条胡同遂被称为王皮匠胡同,后称皮匠胡同。清末民初,这里曾是“八大胡同”之一,1949年11月北京市彻底取缔妓院后,被改称王皮胡同。

绳匠胡同

绳匠胡同即菜市口胡同,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该胡同“建成于明时,属宣南坊。当时称绳匠胡同,因有制绳为业的工匠居此,故名……”清乾隆时期的地图上称神仙胡同,清朝晚期逐渐讹称为丞相胡同。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因距菜市口甚近,改称菜市口胡同。

绳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品,而从事绳子制作(北京人多俗称打绳)的匠人被称为打绳匠或绳匠。打绳就是将麻绳、草绳等作为股绳,然后将三股股绳放置在自制的工具上,慢慢拧成一条绳。绳匠的劳动强度较大,一天劳作下来,常常是腰酸腿痛,清末一首《竹枝词》曾有这样的描写:“呖呖碌碌摇绳索,摇得手酸臂膊曲。小绳尚易大绳难,千摇万摇难收束。古言系日须长绳,此绳如何摇得成。乃知有意将人警,系日天绳日易沉。”绳匠胡同长达一里许,曾有数十家制绳作坊,最多时有绳匠五六百人。

针匠胡同

针匠胡同位于东直门大街北侧,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载:“针线胡同,明朝属北居贤坊,称针匠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