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讲究”的曹氏风筝

刘宾在三石斋风筝店内向记者展示创意风筝。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北京什刹海,人来人往。这是一处渐渐被酒吧和商业街淹没的繁华地段。然而就在这片闹市之中,却有一处安静的所在——三石斋风筝店。这家小店的老板刘宾曹氏风筝的第三代传承人。

“说起风筝,大家都知道;但提到风筝艺术,恐怕懂行的没几个。”多年来,刘宾靠着风筝技艺养家糊口,孤独地坚守着这门老百姓既熟悉又陌生的传统手艺。

曹雪芹笔下的风筝技艺

1943年,一位在当时的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的小伙子,经历了一件让他终身难忘的事情。

出于研究和学习需要,他的日籍教师高见嘉十从一名日籍商人手中借到了一本名为《废艺斋集稿》的书,无意间发现竟为曹雪芹所著,于是聘请当时的文物专家和美术家进行了为期26天的鉴定和抄摹,这位小伙子也参与了这次抄摹。此后,这本著作便被日本商人买走,至今杳无音信。

那位当年参与古籍抄摹的年轻人就是现年96岁的孔祥泽老人,他是刘宾的师爷,也是见过《废艺斋集稿》的唯一在世老人。

《废艺斋集稿》的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系统记载了风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被归纳为扎、糊、绘、放“四艺”。孔祥泽根据书中所记,仔细研究领悟,开创了自成一派的“曹氏风筝”技艺。

刘宾介绍,风筝主要分为“宫本”“民本”和“庙本”,“民本”是给老百姓用的,“宫本”专供皇宫使用,“庙本”最初是和尚们做的,后经流传演变传到了天津。

“曹氏风筝”属于“民本”,而刘宾的爷爷是“宫本”风筝手艺人,刘宾的第一个老师是天津“庙本”风筝手艺人。“这三个技艺流派,我都学了。”兼修三派风筝技艺的经历,让刘宾颇为得意,也更加坚定了他坚守老手艺的决心。

刘宾说,每年他的店都有2000多外宾光顾,参观风筝和进行风筝DIY制作,但国内年轻人愿意钻研这门技艺的却非常少。“我现在只有一个徒弟,是位70多岁的老先生。”他告诉记者,在一次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主题活动中,曾有10多个年轻人表达过学习这门技艺的愿望,“但是随着活动结束,就没人和我联系了。”

不仅是玩具,也是艺术品

受家庭环境熏陶,刘宾从小便与风筝结下不解之缘。他印象最深刻的儿时记忆,就是在天安门广场帮爷爷放飞100多米长的龙形风筝。大学报考志愿时,在爷爷的建议下他选择了美术专业。

“这么多年来,我学过木工、装裱、绘画、书法和设计。”刘宾回忆道,“现在想来,一样没糟蹋,全用在风筝制作上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他坦言,风筝制作是一门综合技艺,高超的风筝设计师要有多种技艺功底,“让风筝飞起来不难,但做出一个艺术性高的风筝,却并不容易。”

在三石斋风筝店中,记者发现,很多风筝的“骨架”被挂在屋顶上。刘宾解释说,制作风筝的竹子,要经过风干蒸发水分,再让里面的油性成分返上来,这才是制作风筝的最佳骨架。“我的风筝在店里,要用火烤完之后,晾上一年时间,才能使用。”刘宾说。

风筝的图案和造型非常“讲究”,几乎都是用拟人化手法完成的。比如最经典的沙燕风筝,头和肩膀的比例都有“讲究”,“总体来说,如果肩膀和头宽度比例在11:1到9:1之间,那就是雌性燕子;如果比例在8:1到6:1之间,就是雄性燕子;如果是5:1,就是雏燕。”刘宾进一步解释说,即使都是雄性沙燕之间也有区别,比如肩膀和头的比例为6:1,就是“男孩”,比例为7:1,就是“青壮年”。此外,翅膀、尾巴等部位的纹样、形状设计,也都暗藏玄机。

然而,让刘宾不解的是,风筝技艺倾注了前辈和他多年的心血,却很难有相应的回报。虽然他一年也有20万元的毛利润,但刨去各种开支,店铺也只是在勉强维持。

刘宾说,多数人一提起风筝,都把它当成了玩具,“最多也就是几十块钱的玩意儿”。但是,刘宾并不将自己做的风筝仅仅当成玩具。“我做的是艺术品。”他说。

“我们的社会太忙了,根本踏实不下来。”刘宾坦言,做风筝需要极大的韧性,但这种人才却越来越少。

借力科技探索新路

刘宾经常因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我是一个手艺人,也是一个商人。”刘宾说,这二者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要把手艺做精做细,必定要花费时间,而商品生产则需要一定的量。

刘宾给记者算起了他的成本账。“拿一个沙燕风筝来说,架子最少要做一天,如果按工时来算,一人每天200元,那么加上其他成本,卖300元不算多。”刘宾说。

为了降低成本,刘宾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新路。他开始将电脑打印技术引入风筝制作,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缩减成本。“最重要的是,电脑可以比人在某些方面做得更精细。”他告诉记者,风筝上面的纹样,尤其是用作装饰、纪念品的小风筝,图案很小,纯手工操作很难达到精准,而借助科技手段就能够很好地做到。

刘宾说,因为采用科技手段也遭受过一些同行的质疑,不过他不以为意,“科技只是手段,设计才是灵魂。”刘宾解释说,“采用电脑打印和手工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粗略估计,打印占整个环节的八成,手工占两成,这样时间成本低了,价格自然便宜。”

记者在三石斋风筝店还发现了许多创意十足的风筝,比如西方的“龙”形象、自行车运动员造型、青花芭蕾沙燕等等,这些都是刘宾为迎合现代人口味开发的新产品。

“爷爷临终时对我说,这是咱老祖宗的手艺,别扔。”在刘宾眼中,三石斋风筝店既是爷爷生命的延续,也是自己追求风筝技艺的凭借,无论多难,传承技艺的心都不会动摇。

就业创业小贴士

“曹氏风筝”分为扎、糊、绘、放“四艺”。从业者需要有一定的美术、木工和摄影基础。制作者搭建风筝骨架通常需要1~3天不等,在画片设计环节可以加入现代或古典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的纹样。随着旅游品和工艺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创意风筝”有望在“文创”领域开辟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