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秒花费40万,是贺岁大片?不,是圣诞广告!

张娜
  1:1搭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景战壕;《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Wes Anderson执起导筒;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阿德里安·布劳迪出演;3D动画制作,AR、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每秒钟40万人民币的拍摄成本……
  当这些创意、制作、技术、资本元素汇聚在年终岁尾,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哪部贺岁大片又上映了吧。
  然而,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这些制作精良、创意十足的影视作品,都是各个品牌的圣诞广告。
  近几年,在英国百货商店John Lewis的带动下,圣诞节品宣档期,成了商家力拼的黄金销售窗口。根据英国媒体The Drum报道的数据,最近3年,John Lewis销售平均年涨幅为16%,其中圣诞节期间的销售额和利润占到全年20%和40%。
  看看Wes Anderson为H&M打造的圣诞短片《Come Together》,一个火车晚点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的列车员,用朴实温暖的方式帮助同样悲伤的乘客度过圣诞早晨的故事。短短3分52秒的篇幅,居然有两个齐头并进的主题,还附赠了内心戏十足的长镜头。明明是广告,为何如此拼。
  更拼的则是Burberry160周年圣诞纪念广告《The Tale of Thomas Burberry》,以时空错乱的视觉,回顾了Burberry其人与他发明的防水防风面料嘎巴甸(Gabardine),在一战、南极探险、飞机穿越大西洋等几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表现。3分半钟的时长,成本居然是1000万英镑,也就是每秒40万人民币的节奏!直看得观众纷纷留言以为在看电影预告,甚至希望广告能够补拍成电影……可以说,这两支广告,开创了圣诞广告商业大片化的先河。
  当然,今年圣诞广告案例,肯定少不了“地球上最会拍广告的百货公司”之称的John Lewis,在用一只拳师犬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Gifts that Everyone will Love”(人人都爱礼物)的欢乐故事后,用户还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眼镜和同款相机滤镜,化身可爱小动物,再次沉浸到圣诞礼物的欢乐氛围里。
  广告大师乔治·奥格威在谈广告一书中写道:广告的世界就是人性的乐园。但更多的时候,广告触及的往往是人性的阴暗面:贪婪、懒惰、虚荣和空虚;只有在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才会回望家庭、审视自己、面向未来,心中充满期待和憧憬。
  正如全球知名广告公司TBWA伦敦创意总裁Graeme Douglas所说,“圣诞广告成为广告业最重大的节日,最大的文化试金石。”只不过,验证它的代价,已经昂贵到每秒钟40万人民币。而且,我们仍然不确定,你被今年的圣诞广告打动了吗?

(原标题:每秒花费40万,是贺岁大片?不,是圣诞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