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陈毅杰:新时代的钢铁先锋

人物档案:陈毅杰,31年坚守在炼钢一线,连续12年被评为“柳钢技师带头人”,是广西首位荣获全国技能人才最高奖励“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的优秀高技能人才。

匠心感悟:什么才是真正的工匠?不仅要在行业里做到拔尖,还意味着爱岗敬业。真正的工匠能给所在的行业带来创新,能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

灰色的工作服,戴上红色的安全帽,“武装齐全”的陈毅杰像往常一样走进转炉厂150T转炉系统3号炉操作室进行巡查,一边看着操作室里的电脑屏,一边从一扇小窗口观察墙外转炉的火光情况。这样的日子,陈毅杰已经坚持了31年。

他只有大专文化,却是广西首位获得 “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他整天围着转炉转,却主持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是一位一线普通工人,却享受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做出不俗业绩的人,就是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技能专家陈毅杰。

百炼成钢 火眼金睛当先锋

31年前,从柳钢技术工学校炼钢专业班毕业的陈毅杰,进入柳钢转炉厂冶炼车间,成为一名炉前工。21岁的他第一次来到炼钢操作间,“不到5平方米的房间,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一个老式吊扇在嗡嗡旋转,风吹过来都是热的。”陈毅杰的第一感受就是:热。

那时候,柳钢只有3座15吨的小转炉,炼钢全靠手动:合金得靠自己用手推车拉,取样也得自己拿着6米的钢勺到炉前取样,一不小心还会被飞溅的钢花溅到,落在皮肤上就是一个个泡。而且当时也没有除尘系统,半天下来,陈毅杰的脸就黑乎乎的了。

为了当好一名炼钢工人,陈毅杰肯吃苦、勤学习,一步步从炉前工做到炉长。当学徒时,他上班提前两小时来,下班延迟两小时走,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就虚心向前辈请教。炼钢炉前的老炼钢工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新来的小伙子干活儿总比别人快,标准定得总比别人高,汗水流得总比别人多。

学徒期未满,陈毅杰就被破格提拔,直接担任炼钢副炉长。几个月时间,陈毅杰已经掌握了过硬的炼钢操作技能。如今,在柳钢转炉炼钢厂,一键式自动化炼钢模式全面投入使用。兑铁水量、加废钢量等这些工作,都可以靠计算机自动控制。可在20多年前,一炉钢要加多少石灰 、温度怎样控制、矿石量有什么不同、渣滓量有什么变化,都需要陈毅杰依靠自己的眼睛准确判断,他长期练就了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本领。

工作31年,经陈毅杰的手炼出的钢超过了100万吨,相当于1998年整年柳钢转炉炼钢量。车间里90%的工人都跟他学过炼钢。“在遇到困难和新问题的时候,陈师傅会现场指导,经常加班加点,把问题在现场解决,大家都叫他‘钢铁侠’。”身为陈毅杰徒弟的郑礼明说。

“要炼好钢,先把自己炼成钢。”陈毅杰对自己也如同炼钢一般,需要“百炼”才能出精品。

虽然陈毅杰已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却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转炉炼钢工匠。

坚韧不拔 技术创新攻难关

随着钢铁行业进入“三高一低”的新常态,深挖内潜、降本增效成为柳钢保生存求发展的首要任务。陈毅杰抓好生产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优化炼钢工艺。

转炉炉衬保护层易风化,炉帽、出钢口等部位易发生穿漏,为攻克这一难题,2004年,陈毅杰与技术人员制定了《柳钢35吨转炉筑炉工艺改造方案》。为了完成改造,陈毅杰常常是爬进闷热的炉壳内,对炉底、出钢口等关键部位一一认真检测。为了保证砌筑质量,有时他在炉内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筑炉工艺优化改造完成后,炉子局部穿漏事故大幅下降,最高达到两万炉以上无穿漏,炉衬保护层未出现风化现象,每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650万元。

陈毅杰作为柳钢集团公司炼钢技术革新和科技攻关的带头人。在降低转炉钢铁料耗攻关活动中,作为总炉长带领炼钢小组创造全年钢水合格率99.97%,钢铁料耗达1043kg/t ,该项指标当时在全国同类型钢铁企业中排名第一。并在当年厂里创造了钢产量排名第一、各项综合评分排名第一、降低钢铁料耗指标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因而该炼钢小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7年,陈毅杰又把目标转向溅渣护炉技术的创新。经过不断摸索,使炉龄首次突破两万炉大关,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截至目前,最高炉龄达到23765炉。该炉龄指标创国内领先。

2011年,他负责研发的《可塑型无缝式挡渣塞技术》项目中,他经过近一年不断研究设计,反复试制优化,成功开发出转炉出钢使用的“可塑型无缝式挡渣塞”,新型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取得成功,填补了转炉炼钢出钢挡渣工艺新技术应用的空白。使转炉出钢时下渣量降80%以上,每年直接经济效益459.5万元。

陈毅杰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工匠?不仅要在行业里做到拔尖,还意味着爱岗敬业。真正的工匠能给所在的行业带来创新,能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

31年来,陈毅杰负责参与的60余项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中,有近40个项目获奖,仅获奖项目为柳钢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言传身教 劳模精神闪光芒

从3座15吨的小转炉,到现在有8座120吨至150吨的转炉,从当初手动操作到现在操作鼠标键盘,经过31年的学习和磨砺,陈毅杰成长为行业顶尖的炼钢专家。但他一如既往地爱着他的转炉,爱着他的柳钢。与陈毅杰同期进来的18人,在这31年里陆陆续续离开柳钢,离开转炉炼钢的工作岗位,但陈毅杰始终坚定地奋战在转炉炼钢的一线。

曾有工友问他为何这么死心眼儿?“是柳钢培养了我,我要为柳钢的发展多做点事。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还要为柳钢培养更多的炼钢人才。”陈毅杰的回答朴实而有力。

对年轻人,陈毅杰积极传授自己的经验,并且连续多年以“一师多徒”等形式开展带徒传艺工作。在带徒传艺的过程中,他因材施教,根据学徒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定期为徒弟制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开展培训计划。

2011年,柳钢转炉厂里以他的名字创办了“陈毅杰创新工作室”,陈毅杰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特点,组织和带领岗位员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活动。共计各类技术讲座、先进操作法、技术竞赛培训、操作实践经验交流会等相关培训58个场次,累计培训职工1100多人次。在“导师带徒”活动中,累计有63位工作室成员与徒弟签订师带徒合同,培养出大批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徒弟。

在徒弟郑礼明眼中,“他扎根一线,处处挑重担,解决疑难杂症的技术难题。在职工当中做好表率,凡事都冲在最前面。师傅在我们柳钢炼钢人当中是最优秀的,他是我们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