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社记者随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取水见闻

新华社朱巴12月19日新媒体专电题:白尼罗河畔的温情转瞬消逝——新华社记者随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官兵取水见闻

取水点的白尼罗河风景。(梅常伟 摄影)

太阳懒洋洋地探出头,天际线被染成一抹橘红,南苏丹——这个年轻的国家,迎来崭新的一天。

当地时间19日7时,南苏丹首都朱巴城外的联合国营区内,中国第三批维和步兵营的官兵们已经开始工作。上尉夏春晖穿好防弹衣,戴上头盔,叫上另外8位战友,向数十米外的净水站走去。

朱巴不缺水,但缺少可以饮用的水,全市至今没有自来水。维和步兵营需要从10公里外的白尼罗河取水,然后送到净水站进行处理。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也是如此。

取水车队到达位于白尼罗河畔的取水点。(梅常伟 摄影)

人员、车辆准备就绪,夏春晖明确了车辆编队顺序:轻型装甲突击车打头,猛士指挥车押后,水罐车在中间。这些车辆全部通体白色,显著位置写着巨大的“UN”——联合国的英文缩写。

水罐车均采用6轮驱动的重型卡车底盘,每辆车一次能拉10吨水。记者乘坐第4辆水罐车,驾驶员上士王阳12月8日刚刚来到任务区。

“路上会很颠簸,一定要抓紧扶手。”说话间,王阳发动车辆,驶出维和步兵营的大门。这条取水路,他和战友们每天要跑两个来回,才能保证全营官兵的用水。

取水车队迎着朝阳驶出联合国营区。(梅常伟 摄影)

“各车注意,前方通过检查站。”对讲机中,夏春晖的声音清晰传来。王阳提醒记者收起相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朱巴,拍照或者类似举动极易引来盘查,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甚至会直接把枪口对准你。

路面坑坑洼洼,沥青时有时无,水罐车只能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缓慢行驶,当地人骑着摩托车不时快速驶过。车队右前方,3名武装人员携枪警惕地四下观察。虽同属一支部队,但他们的军装却并不统一。

在一个长着5棵高大树木的地方,公路岔往不同方向:向左是朱巴城区,向右是取水点。远远望去,朱巴城位于一座坡度很缓的低矮山丘上,被一层薄雾笼罩,密密匝匝的房屋大多只有一层,白的、蓝的、红的等各种颜色混杂着,别有一番不同于现代化都市的风情。

向右行驶,车队上了一段难得平坦的土质公路,速度加快了些。道路两侧的村落里,衣着破旧的孩子们热情地冲车队招手,有的大声喊着“Food(食物)”。一位中年女性正在准备早饭,几块石头上架一口浅浅的锅就是她的厨具。南苏丹农业不发达,不少人还在靠原始的采摘充饥。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行驶,车队到达了白尼罗河畔的取水点。宽阔的河水静静流淌,水面雾气氤氲,两岸翠色欲滴,一位收网的渔民轻轻划桨,独木舟推开细浪,不知名的鸟欢快地叫着……

四台水罐车同时取水。(梅常伟 摄影)

水泵嗡嗡作响,河水喷涌而出,半个多小时就注满了4个水罐。车队开始返回营区,刚驶出几百米就发现:一个年轻男子紧贴路边站着,右手不停地抛接一块石头,看车队的眼神有些不太友好。

“他可能突然用石头砸我们,必须小心防备着。”王阳说,“他们总是向过往的取水车队要食物,如果不如愿就可能做一些过激的事。”这样的事各国在朱巴的维和部队几乎都遇到过。

白尼罗河畔的温情,就这样转瞬消逝了……

(原标题:新华社记者随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取水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