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中国田野考古“第一号报告”重印出版

考古所、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系统、北京大学等近30位考古专家参加纪念《辉县发掘报告》出版60周年学术座谈会。科学出版社供图">  12月22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系统、北京大学等近30位考古专家参加纪念《辉县发掘报告》出版60周年学术座谈会。科学出版社供图

;;;;;;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屈婷)素绢为封,凤鸟为饰,令这本原版影印而成的文献更显古朴、厚重。被学界公认为新中国田野考古“第一号报告”的《辉县发掘报告》22日在北京重印出版,以纪念这一考古学经典文献出版60周年。
;;;;;;; 1950年至1952年,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前身)在河南北部的辉县进行了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多处商代、战国、汉代的遗址、墓葬。特别是琉璃阁甲乙二墓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是研究战国时期用玉制度的重要遗存。
;;;;;;; 《辉县发掘报告》系统地纪录了这一历史性的发掘和遗物分析工作,于1956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丛书名为“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第一号”。它也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考古类图书。
;;;;;;; “辉县发掘启动了新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辉县发掘报告》的出版则开创了新中国考古报告编写、出版的先河。
;;;;;;; 王巍说,发掘结束后就要立刻着手考古报告的整理、公布和出版,这成为其后中国田野考古中不断被重申、强调的学术要求。
;;;;;;; 白发苍苍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份考古文集就是《辉县发掘报告》。由于年代久远,这本书在图书市场早已难觅踪迹,为数不多的拥有者几乎将其视为文物珍藏。
;;;;;;; 李伯谦说,报告所创立的“地点为经、年代为纬”的编写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其后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编写等工作中,已成为考古报告编写的规范体例。
;;;;;;;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用“群贤毕至、考古先声”形容这部文献诞生的过程。参与辉县发掘的考古队员既有考古学家夏鼐、郭宝钧、苏秉琦,也有当时还是普通所员的安志敏、石兴邦、王伯洪等,他们风餐露宿,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并进行了绘制线图、器物修复和照相等工作。
;;;;;;; “后来,这些先生陆续成为中国考古学界不同领域的学术权威,”孙英民说,报告的丰硕成果也使后人得以一窥中国第一批考古工作者科学、先进的田野考古理念和方法。
;;;;;;; 据出版方、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社长闫向东介绍,原版《辉县发掘报告》为8开本,布面精装、彩色插页,是当时条件下的印刷精品,重印版则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版的风貌。
;;;;;;; “这么安排是为了尊重那段历史、缅怀已故的考古前辈,”闫向东说,重印《辉县发掘报告》不仅是要纪念新中国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工作,更是要弘扬这部报告对于当下学术研究、出版的引领作用。;;

(原标题:新中国田野考古“第一号报告”重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