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民健身”再提升“健康中国”新征程

新华社上海12月24日新媒体专电 题:“全民健身”再提升 “健康中国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朱翃、吴俊宽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会上介绍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两份“重量级”文件在6月和10月先后出台,标志着“全民健身”进一步转型升级,“健康中国”展开了新的蓝图。在青少年体质堪忧、中青年工作压力高企、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是健康生活的一张“保险单”,全民健身也成为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

“今天,你运动了吗?”是一个值得国家回应、全民响应的好问题。

全——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考量每个个体成长的标准,也是体育事业和产业需要达成的目标,全面发展才意味着更成熟、更科学、更优化。

10月29日,2016北京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园博园举行 新华社记者鲁鹏摄

相比以往社会把全民健身更多理解和定位在体育系统、体育行为,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全民健身将更加突出一个“全”字——这是一项社会范畴的工作,应以融合的方式推动,使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卫生等专业领域有机结合,融合发展。

与过去相比,发展体育的轨道也更加全面。一方面,体育主管部门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审批,在这一利好因素下,诸如路跑、草根足球等民间赛事和活动风起云涌;另一方面,体育类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方兴未艾,客观上促使全民健身类的赛事活动越来越多。

民——为民服务

无论是全民健身工作还是健康中国建设,都离不开最基础的“底子”——老百姓。这两项工作只有依靠人民广泛参与、满足人民需求,才能取得显著成绩。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2009年首个全民健身日以来,体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全民健身工作可谓蒸蒸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城乡居民的身体素质合格比例都在上升。

4月23日,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开幕式在上海体育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2016年,第二届上海市民运动会贯穿全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9778项,参与人次超千万,被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奥运会”。赛事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介绍说,组委会把市民群众、把体育爱好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市民们喜欢什么样的比赛,我们就办他们喜欢的比赛,并且在项目专业化的同时,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项,让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并且乐在其中”。

不管是东北的各式滑雪滑冰赛,还是西南各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活动,不管是高大上的帆船、马术运动,还是大众化的足球、篮球赛事,体育主管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应当认识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重要性,只有把满足老百姓的运动健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把全民健身工作和健康中国建设落到实处。

健——科学锻炼

全民健身之所以能成为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关键在于搭建从“健身”通往“健康”的桥梁,而其中的要义,在于如何科学锻炼,让体育运动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被跑友们称为中国“跑神”的陈盆滨在七大洲都完成过极限马拉松比赛,多年的奔跑下来,他最大的感悟是跑步需要技巧而不能蛮跑。

近年来,跑步热潮席卷全国,跑步赛事数量几何式增长,跑步人群迅速扩大,跑步健身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因缺乏科学系统训练、心态急功近利等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甚至跑友猝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陈盆滨备战澳大利亚极限马拉松赛 陈盆滨团队提供

如今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认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他们中有的是陈盆滨一样的健身圈“网红”,在网络上、朋友圈中传播正确的健身理念;有的则是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街镇指导百姓科学锻炼。

用运动锻炼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既要解决“能健身”的问题,即降低消费门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又要解决“会健身”的问题,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

在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看来,在全社会对“能健身”的问题日益重视、各方面条件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解决“会健身”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身——身心健康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表示,和以往相比,社会对全民健身的理解、认识、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的认识就是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现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过去对体育的认识,现在不光是要健身,还要健心,达到身心健康。”

12月22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阳光体育大会内蒙古分会场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正式启动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体育应回归教育是很多体育从业者的心声,知名体育社会学者卢元镇认为,必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把学生的“生命观”“健康观”“运动观”建立起来。

健康中国既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青少年应该从小建立起这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校内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这些都是“打基础”,让体育运动成为与每天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少年强则国强”,拥有良好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青少年群体,将成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未来的主力军。

封面图:季春鹏 编辑:韦骅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全民健身”再提升 “健康中国”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