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国人如何治霾

从最早的时候起,雾对交通的影响就是一个麻烦,而在有关17世纪的伦敦生活的记录中,它更是具有突出的地位。古物研究家安东尼·阿·伍德(Anthony  Wood)记录了1667年11月11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大规模雨夹雾天气,当时“马在奔跑中互相冲撞,大车撞着大车,长途公车撞着长途公车,如此等等”。
  在旧日的《笨拙》(Punch)周刊中,有一幅漫画中画了两个面目模糊的男士,漫画上的说明是:雾中迷路的行人问,“请问到泰晤士河怎么走?”湿淋淋没戴帽子的陌生人答:“直走。我刚刚从河里爬出来。”这就是当时《笨拙》周刊的典型幽默,但真的有一次,一行7个人就因为雾而一直走进了泰晤士河。
  1952年12月5日—8日,一场灾难降临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供暖,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需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在逆温层天气下的不断积累发酵。可悲的是,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非正常死亡。
  法国画家莫奈笔下的伦敦,被世人公认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作品。他从圣托马斯医院二楼露台远眺,将烟雾弥漫的泰晤士河与国会大厦一幅幅定格在画板上。如今,莫奈的作品也成为19世纪后期伦敦空气污染的最直观历史档案。
  英国人如何整治空气的呢?
  早在1306年,英王爱德华一世颁布的“禁止在伦敦使用露天燃煤炉具”敕令,可以算得上是世界首个有关空气污染防治的法令,但是这项异乎寻常的严苛法令不久就败于人类对能源的强大需求。毫无节制地用煤也让英国尝到苦果,从19世纪开始,伦敦就戴上了“雾都”的帽子。
  1952年的“毒雾事件”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出炉。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数量持续增加的汽车取代煤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到90年代初,汽车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也成为密切关注的对象。这些物质在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称为“光化学烟雾”。
  为了解决依然棘手的空气污染问题,伦敦开始全民动员。2003年伦敦推出交通拥堵费,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并计划到2023年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9%。与此同时,伦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凡是车龄在15年以上的出租车一律停发营业牌照,此外在运营中的1200辆出租车也要进行新能源改造,并鼓励车主将伦敦标志性的黑色出租车改造成电动车。
      (综合《大雾霾》等书)

(原标题:英国人如何治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