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看医生说“see a doctor”,跟汉语说“看医生”基本同义。但是,中美的医患关系差异却相当巨大。

国内有潜规则,比如开刀最好送红包、前不久曝光医药回扣其实早就不是新鲜事。但国内的医生也不是一直都“养尊处优”——一旦患者不满便砸医院、打医生,这似乎也成了潜规则的一部分。而在美国,这一类的潜规则几乎闻所未闻。红包是绝对不需要的,而打砸是一定会坐牢的。

都说有对比才有伤害,今天清叔说说中国的医生有多坏。

寒窗十年,只为作恶?

在中国,想练成一身能医人的功夫干坏事并不是简单的事。

中国的医学教育是从本科开始的。高中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报考大学的医学专业,学制基本上为5年,毕业后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如果根骨不错,又有良师提携,也有7年制的练功路线,称为“本硕连读”,毕业后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如果跟骨极佳,还有八年制的,称为“本硕博连读”,修满8年、毕业论文答辩合格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加上临床学习的管培期,中国医生大部分是这样的人生轨迹——18岁进入医学院;本、硕、博共11年;住培、专科培训5-7年。共计16-18年。

如果你了解北美的医生培训制度,那么你一定能在中国的医科生培养制度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求学时间成为医生后,他们开始在医疗系统中一边为恶一边艰难攀爬历练,跨越职称。

只看工资,坏不过谁

在北美,成为医生意味着很高的门槛的同时,也意味着很高的薪水和职业地位。这也意味着美国民众对医生的高薪并不眼红。这一点,成为了中国医生培养制度的软肋。

同样是经历了超乎其他职业的精神和经济的磨练后,中国和北美的医生也同样需要付出超出其他职业的工作时间——中美医生的周平均工作时间都高于50小时。而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下,中国的公立医院的主刀医生多是随叫随到,这简直就是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但薪资方面就太不一样了。2015年,中国医生的平均收入是7.7万,而同年北美医生工资最低的哥伦比亚特区也达到了186,000美金。如此之大的差距给医生群体造成的影响不会自然消失——

那么中国医生付出的学习和时间成本和当下收入的差距该如何什么弥补呢?

答案就是卖药的回扣,似乎最大的坏也就开始了。

医药回扣,逼良为娼

在中国看病挺贵,贵在药。而当开药成为医生弥补自己不足的收入的极少的方法之一时,这种贵自然在意料之中。

过低的工资水平与超乎寻常的付出量带来的落差必然会导致医生另谋收入,这是清叔所说逼良为娼的重要前提。这种付出不仅仅代表着工作量,还应该包括医生学习期间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而在中国医院,专家门诊的挂号费实在太便宜,便宜到你随便生个病都想去跟中国顶级专家过过招。直到你觉得真正不舒服去看病时,却又发现这类挂号费通常被黄牛炒高。

其实医疗资源的状况永远是僧多粥少,而对专家门诊的需求决定了专家门诊的价值,黄牛们只是把这个价钱从医院定价拉到了市场主导的应有水平而已。

撇开黄牛加价不谈,这被炒高的部分正是医生能力的价值体现,本就是他们应得的。好的体制理应引导人向上而非禁止人为恶。而如今这样的体制下,医生能力价值的体现被黄牛拿去,医生面前却只有一条灰色的道路去赚取本该属于自己的财富,医药回扣成了逼良为娼的嫖资。

所以清叔始终觉得,让医生争相以高明医术挣钱的制度必然要比如今这卖药的制度优越,至于有人担心届时看病变贵,穷人无法负担。其实那时才是义诊、国家介入的最好时机。

所以,现在的你觉得中国的医生到底有多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