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大理山村:从“过河难”到圆“通途梦”

  2016年 12月3日,一辆公交车在进出洱源县乔后镇黄花坪村的黄花大桥上行驶。黄花大桥于2015年8月份开工,计划2016年12月下旬全面通车。新华社记者 李琰 摄

新华社昆明1月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吉哲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乔后镇黄花坪村,黑潓江静静地从山脚缓缓流过。沿着盘旋的山间公路,28岁的村民罗六斤骑着摩托车从镇上回到村里。

“以前要想进趟镇子太不容易了。”罗六斤感慨道。横亘在山脚下的澜沧江支流黑潓江,将黄花坪村和外界阻隔开来。过去,村里的人只能依靠建于1994年的陈年木质吊桥宏福桥才能到黑潓江的另一边。

在山区,造成贫穷的原因多种多样,在黄花坪村是因为“过河难”。由于宏福桥建设年代久远,桥面仅宽3米,平时只能供行人及牲畜通行,农用车辆等大型机动车辆如果想过黑潓江,只能在水位低的时候从河床里的便道通行。

“便道晴通雨阻,河水一上涨就会淹没便道,就无法通车。”黄花坪村驻村工作队长赵银军说,“有一年雨水太多,水位上涨的厉害,便道都被冲走了。”

为了改变交通不便的状况,一座总投资1050万元的黄花水泥大桥在2015年5月开工建设。这座黄花桥与宏福桥并肩而立,新桥长120米,宽9.5米。2016年6月,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在确保安全通行后,一辆辆卡车装载着建筑材料通过黄花桥运送到黄花坪村。

“6月正值雨季,黑潓江水位上涨。如果大桥不能使用,村民易地搬迁和住房建设需要的建筑材料就运不进去。所以,村民们急切期待大桥早日投入使用。”赵银军说。

2016年12月,黄花大桥全面竣工。宏福桥和黄花桥相隔数十米,平行横跨在黑潓江上:一边是褪色的木质吊桥,偶尔有行人步行通过,吊索被山间的风吹得晃晃悠悠;另一边是崭新的水泥硬化桥,桥面车辆往来不息,给河那头的村子带来了新的生气。

现在,黄花坪村村民种植的核桃再也不用靠牲口驮了。新大桥通了以后,走街串巷的老板开着卡车到村口,直接向罗六斤和村民收购。

除了黄花坪村,乔后镇还新修了4座水泥大桥,依靠陈年钢索吊桥通行成为历史,解决了当地多个村子由于“路通桥不通”造成的贫困,使得这些村子的农副产品得以外销。

乔后镇党委书记王相全说,桥通则百通。黄花大桥除了保障农户建房材料运输,易地搬迁项目如期实施,还方便村民就医、适龄儿童就学,百合、核桃、中草药材等农副产品得以外运外销。

在黄花桥建成后,王相全、赵银军正忙着给村民搭建一座联通市场的“桥梁”而奔波。王相全说,今后全省核桃都会大量上市,市场饱和,贫困山区的产业优势不再明显,而当地最缺的是有发展和带动能力的带头人和企业。

“贫困家庭容易脱贫,也容易返贫,如果产业波动不那么大,并保持两到三年持续稳固,村民的抗御返贫能力会相应加强。”王相全说,“大桥让物流问题不再难办。我们正考虑在村里培养一个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力量把村里的优势特色产品推出去,给村民搭建买卖之间的一座桥。”

(原标题:云南大理山村:从“过河难”到圆“通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