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南德,网易历史频道专栏作者,网易号最强冷吧众负责人,常年研究古代中外战史。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一阵子,一部中外合拍的中式好莱坞大片《长城》横空出世,各种话题引得所有人跃跃欲试。然而在关注各类周边话题的同时,你是否真的想过。为什么此片设定的背景时代--北宋,在历史上恰恰没有建造长城的事情呢?

凡是对历史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北宋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国防压力最为严峻的一个中原大一统王朝。宋朝在军队建设与国防设施的营建方面,是不惜下血本、花重金的。因此,宋朝人没有为自己建造一座长城的计划,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但若是将这个问题反过来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关注一下长城这东西本身,真有传统概念中所想象的那么有效吗?

长城真的那么有用吗?

传统概念下的我们,经常将长城视为一种在古代会非常有效的国土防御设施。透过历史来看,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毫不奇怪。不仅中国历史上那些依靠武力征伐建立起来的王朝,诸如秦、汉、明都有大规模营建万里长城的记载。连西亚古古代的巴比伦人、西方古代的罗马帝国都有多次建造长城的案例。但最终的效果,恐怕就不怎么让人满意了。

我们以屹立不倒至今的明代长城为例子。在朱元璋完成北伐中原的统一战争结束后,明长城就开始动土修建。由于此前的唐宋元三代都没有兴修长城,明朝初年的长城修建只能以更为古老的遗迹作为选址参考,更多的考虑自身情况,重新打造。今天我们所知晓的6350公里长的国防工事防线,即由此而来。

但这些由关城、边墙、烽火台及后方配套设施组成的强大防线,却在历史上屡屡遭到外敌的突破。明朝军队不仅需要在长城沿线,相对平均的布置兵力,还要为每一段防线的驻防军建立有效的补给线路和增援力量。对于经济发展并不出众的明朝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花销。效果也并不让人满意。土木堡之战前后,长城防线就被蒙古人数次突破,最后的决战不得不转场到首都北京城下。而后来的俺答汗也数次出动力量,让长城沿线的明朝守军感到力不从心。一直到满清势力在辽东地区崛起,突破山海关等地无望的情况下,依然能数次绕道而行,从长城的防御薄弱处突入关内,一度杀至北京城下。从这些例子来看,长城在边境防御上的表现,是应该打折扣的。

相似的案例一样出现在世界其他地区。罗马帝国曾经在欧洲的多瑙河与莱茵河沿线建立类似长城的大规模边境防御工事群---日耳曼长城,却挡不住日渐强大的日耳曼人不断渗透入侵。罗马人还在今天的英国北部建立过著名的哈德良长城,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过防御南方沙漠部落的边境防线。这些设施一样没有抵抗住北非皮克特人与南方柏柏尔人的不断入侵。千年后,罗马帝国的直系后裔--拜占庭帝国,还在希腊的科林斯地峡兴修可以防御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6英里长城。却在南下的奥斯曼军队面前,被迅速攻克。

至于两河流域,更为古老的米底长城,也是没有帮助修建它的巴比伦帝国地域住崛起的波斯帝国的强势入侵。当波斯军队绕道而行后,巴比伦人曾经在后方又修建了一道同样的长城防线,依然被入侵者轻松突破。

从这些简单的例子来看,国防压力巨大的北宋王朝,没有大规模修建长城,显然不是没有道理的。长城一类的边境防御工事,在应对各种复杂和规模大的进攻时,并不能发挥很多人想当然会存在的优良效果。

敌人越强长城越无效果

长城当然可以防御敌军的进攻。但是结合上文的例子,我们就能看,当敌人具备一定实力而拥有更多策略上的选择时,偏向于一线对敌的长城就显得不堪重负了。

依然以我们今天最为熟悉明长城为例。起初的明长城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样子。由于整个明朝前期,军事实力较为雄厚,对于北方残余的蒙古势力保持着绝对力量优势。所以到明成祖朱棣五次远征草原地区为止,长城的建设也相对简单。其中仅有山西大同到山海关一线的长城较为复杂,而防御压力最小的辽东地区,仅仅建有石墙与壕沟组成的边墙,即可应付。

随着明朝军队战斗力的不断削弱,以及北方蒙古势力的力量回升。明长城不得不从中期开始,不断加固、新修。其中的第一次便发生在土木堡前后。此后的几十年里,长城的各段,无论东北还是西北,都在进行一场连绵不绝期的扩建。不仅墙体加固,沿线驻军堡垒增加,防线以外和身后也需要扩建更多辅助防御设施。

除此之外,由于已经感到过去偏重平均兵力布置的方式难以为继。明朝还逐步增强了长城沿线的防御,形成了后来人尽皆知的九镇。九镇的正式设立与加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在边境防御设施最为简单的辽东首先开始。此后,根据边境各分段的压力反馈,依次推广。每一次的力量加强,都伴随着大量财政支出所换来的大兴土木。财政压力如何,可想而知。而就此确立的纵深防御态势,无疑在实际上是对过去长城单线防御的一种否定。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西方的罗马帝国。早期的帝国军队并不依赖于边境防御工事来守卫领土。各支军团部署于边境线后方的交通支点附近,并且会定期移动,执行训练与巡视任务。随着军事力量减退与北方日耳曼势力的增强,罗马人不得不在北方边境建立固定军营和防御工事。其中,人口最少,压力最大的不列颠地区的哈德良长城最为完备。北非地区的沙漠警戒线,最为简陋。一直到帝国末期,帝国军队不得不在边境组建更多军队与纵深防御设施,却依然难以阻挡入侵者的步伐。暴涨的开销,却加速了帝国经济的崩溃。

一直到明代中期,罗马帝国的直系后裔拜占庭人,依然期望在地形狭窄的科林斯地峡建立长城,永固手里的最后一小块江山。但在奥斯曼人装备的大量攻城火炮面前,精心设计的中世纪防御力量仅仅抵抗了3天,便被永远的攻破了。回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长城,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大都以草原游牧势力为主。无论汉朝时候的匈奴,还是明朝时候的蒙古,都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攻坚战能力。即便如此,长城防线也时常被他们集中力量所洞穿。

北宋的国防设施远胜长城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篇所说的北宋王朝。由于历史上,北方边境先后崛起了辽国和西夏两股远胜普通游牧势力的对手。北宋从建立不久开始,就一直承受着远胜明朝中前期的国防压力。如果仅仅建立类似长城一般的前沿防御工事,很容易被拥有与自己差不多水平的敌军,迅速攻破。所以,北宋的防御体系建设从一开始便没有选择长城。

北宋立国初期,首先消灭了盘踞山西一带的北汉政权,随后一度对北方辽国所控制的燕云一带,形成进攻态势。由于宋太宗时代的两次大规模北伐全部以失败告终,宋军在河北山西两地对辽国逐渐形成了防御态势。又因为,深知辽国已经控制燕云等农耕区域多时,并有着大规模城市攻坚能力。所以北宋在一开始,就没有企图建立长城式的大规模一线防御工程。

相反,北宋的国防工程建设以明确的多线纵深防御为总体构想建立。首先是在控制的地区,兴修大规模城市防御体系与驻军的堡垒、军寨网络,总体上分散了主要军事部署,又做到可以相互依靠支援。利用古代河北,河流分布众多的特点,北宋的北方防线还特别重视兴修水利渠道,在驻军相对薄弱的地区,形成了人工的地理防御优势。这些水道同样也可以帮助驻军在当地进行屯田,解决军粮问题。又便于后方在战事向前线快速运送援军与各类补给。

此外,为了遏制辽军主力骑兵的机动快速攻击,北宋在水道建设之外,还辅以大量的林地种植。大面积的人工林不仅不利于辽军骑兵的通过,也进一步帮助守军,缩短了自身所需要承担的防线宽度。北宋朝廷甚至还专门立法,严禁任何人砍伐这类国防树林,连在周围放牧都不被允许。

而在山地面积居多,地形复杂的山西地区。北宋方面更是因地制宜的建设了大量成体系的纵深防御系统。虽然有一小段长城,但主要防御工程依然是从城市到普通军寨。它们都依托山地,又绝不将力量集中在某一单线上。这样,辽军若是绕开水道较多的河北,企图从山西方向南下,就会遭遇大规模堡垒群的限制,举步维艰。

到了北宋中期,西夏势力在西北地区强势崛起。北宋军队在数次征伐中都被守军精心建立的堡垒要塞系统所牵制。于是宋军改变了大规模一次性征伐的策略,转而在当地也建立了相应的防御体系,并动员附近的外番一起参与进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宋军对西夏的被动防御,又转变成为了主动防御。无法继续定期袭扰宋朝边境的西夏则国力步入衰退,无力威胁北宋。而北宋在当地负责防御的西军,也成为了王朝末年,最后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

长城只是看上去很美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也在名气上占据第一。然而这种以单线防御为主,大量牵制和铺开自身兵力的做法,在外敌实力增强到一定水平后,便多少显得有些大而无当了。

历史上,长城在应付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的游牧势力时,还能起到一定作用。秦汉两代的长城能保住晚节,即是因为如此。而对于本身武力较强的唐朝与清朝而言,以足够的部队直接发起大规模远征的做法更为实际有效。明代长城的逐步复杂完善,也伴随着其军事实力衰退的进程,同步进行的。甚至于还有金国,在面对蒙古大军南下的压力时,临时修建了大规模的长城防御体系。但看上去很美的千里防线,依然被敌军在野狐岭找到了一个致命的突破口。

因而,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完善的纵深防御,远胜简单的一线布置,善战的军队则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长城或许看上去很美,但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