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月二十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年。“小年到,糖瓜祭灶。”在许多年轻一代北京人的记忆中,每年这个时候,爷爷都会备好关东糖、清水和秣草放到灶上祭奠灶神。爷爷说,灶王爷要回天上了,给他供奉点关东糖,为的让灶王爷回去后嘴甜点儿,不要在玉帝那里告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这种祭祀活动在北京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吃着关东糖长大的北京人,偶尔在寒冬的街头看见小商小贩贩卖的关东糖,总是忍不住唾液分泌加速。说是祭灶王,实际上祭奠完灶王后,这些甜得粘牙的关东糖都跑进了在一旁觊觎已久的小朋友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都知道名声响亮的关东糖,孰不知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附近还有个地方叫“关东店”。过去,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家里的长辈一早就到会关东店去,拎回来大包小包的关东糖、糖瓜、窗花、剪纸、福字儿……最后还有一张新灶王爷的画儿。久而久之,提到关东糖,北京人很自然就会想到想到关东店,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北京的关东糖就来自关东店,而关东店就是以关东糖才得名。

关东店位于朝阳区外,东与向军南里接壤,西至东大桥路与工人体育场东路结合部。有人说关东店这个地名民国时期就有了,关于它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旧时春节前夕从东北过来的小贩,挑着关东糖、关东烟、吉林松子等到北京售卖,多聚于此。这个地方也因此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种说法是,朝阳门关厢以东有一家大车店,因常驻东北客商而得名。客商们的马车就停在大车店门的大空场上,等待第二天清晨进朝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种说法都暗示着“关东店”和“关东糖”的关系,但听起来似乎又不太确凿。

事实上,关东店旧时为关东店村落,形成于明代,与那时朝阳门外从通州延伸过来的运粮大道有关。上世纪50年代,关东店一带开始建住宅区与商业区。南部东侧是关东店百货商场、菜市场、副食品商场,最初都是大棚式,七十年代关东店百货商场加至二层楼,1989年翻盖成五层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小年快到的时候,有些吃着关东糖长大的北京小青年,再想吃关东糖,却在关东店怎么都找不到。于是想,“关东店”和“关东糖”的关系,大概就像“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一样吧。确实,雷锋同志和雷峰塔一点儿都扯不上关系。但谁又能保证,关东店和关东糖也八竿子打不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宗的关东糖以东北地区所产的为上佳,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正宗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北京人大多都找不到儿时吃到的关东糖的味道了。如今北京市面上卖的关东糖,多半是发卖“白货醋色”的“糖房”所制,质轻中有蜂窝,远不如真的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如一位北京妞说的那样,“现在的都是酥心儿的,小时候都是死心儿的,倍儿甜,粘牙,最后都用手抠下来再放回嘴里。倍儿美!”

文:萌萌 图片来自网络

犀游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 移步犀游微信公众平台(ID:xiyou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