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调研座谈会召开

会议现场

红网张家界分站1月21日讯(分站记者 陈潇)1月20日下午,张家界市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调研座谈会,全市各文化单位、传承人代表在会上积极讨论,为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建言献策。副市长邹菊芳出席会议。

目前全市已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818项,其中国家4项、省级16项、市级5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在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全市现共申报认定6所省级非遗传承学校、7所市级非遗传承学校,土家刺绣、土家打溜子等30余个非遗项目走进学校。2017年计划对市级14个项目、25名传承人、11家保护传承基地进行评审认定;鼓励扶持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表演、传统民俗等项目生产性保护,进一步延伸“桑植民歌”“元宵灯会”“六月六”等项目链条。

邹菊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强调各级文化部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非遗保护工作的战略地位,站在国家转型、文化体系建设、社会转型的高度看待非遗保护工作;要科学谋划,提升非遗保护能力与水平,加强保护工作的规范管理与成果转化,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要把着力点放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上,推进非遗与大旅游、大文化的融合,优化产业项目布局、抓好骨干品牌,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作出积极贡献。

(原标题: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调研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