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郑强回浙大,“贵大校长”成绝响?

据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1月22日消息:根据教育部党组教党任〔2017〕18号文件,任命郑强同志为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正厅级)。

近日从微信朋友圈看到“郑强回归”的消息,通过百度搜索,却没有发现相关消息,因而笔者也是将信将疑。回到浙大担任党委副书记,与2012年从浙大离开时担任的职务一样,难道是当年刚任浙大副书记的新闻改头换面重出江湖?不过,经过笔者的核实,可以确认消息绝对真实。笔者承认,最先获知郑强几乎是平调回归,我的心情是错愕而又震惊的。

很快,各种网媒确认了郑强回归的消息,门户网站给出了显眼位置。相信相关衍生性新闻会次第出现,作为媒体宠儿的郑强,“平地惊雷”,回到浙大,哪能少了新闻?

第一时间得知郑强回归的消息,震惊是因为,那个堪称超级IP的“贵大校长”难道将成绝唱?踌躇满志、锐意改革的郑强是否会改变风格?那个敢说敢作敢为的改革者是否会退出网红界?自从2012年入黔,“贵大校长”的名气远大于“郑强”,而且已经获得特殊内涵,郑强回归,那个代表西部声音、能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贵大校长”是否会跟着消失?

郑强作为演说家的成名开始于浙大。但彼时更多以“愤青教授”面目出现,毕竟在浙大不是主要领导,他的声音难以成为实质性行动。然而成为贵大校长后,他以“网红校长”特有的热力和辐射效应,倒是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出了该有的声音。

如2016年两会上,郑强建议中央重新审视中西部教育的重要和布局,在财政和人才培养上给予西部支持。他说,西部地区常住人口约占全国27%,“211”高校、“985”高校分别仅为全国的21%和18%,本科院校不足全国四分之一。这是用个人影响力为西部争取更多教育资源,没有相当的气场,一个地方大学校长是不会在全国人大上公然为欠发达地区争取资源的。

由于自己风风火火的个性,再加上自身网红身份,郑强倒是与政府官员打交道时少了羁绊,这有时就是一种优势。刚到贵大不久,他做了贵州大学行动计划,提出建设贵州大学新校区,在省里的一次会议结束后,他跟上省委书记的车把计划书递了上去。后来,省委书记批示,迅速启动贵大新校区,贵大因此拿到了40个亿专项建设资金。他还提出“贵州大学姓贵州”的办学理念,专门开设茅台、大数据、茶叶等专业来服务贵州。为此,他又拿到政府部门10个多亿的支持资金。

在贵州的大学时,郑强的网红校长身份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亲切地称呼他为“强哥”。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在他的撑腰下得到落实。该校校长办公会议请师生代表参加。学校实行听证会议制度,学校师生有权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学校的领导和机关、部门可以提出“质询”。

中国不缺高水平教授,更不缺大学校长,但缺少个性鲜明、敢说敢干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大学校长。郑强这些年来以“贵大校长”的网红身份掩护,不经意中成了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代言人,他的大胆改革不经意中让贵大离建成现代大学制度迈进了一步。如今郑强几乎是平调回浙大,浙大多了一个党委副书记,但可能江湖中少了锐意改革、说干就干的“网红校长”,表面上看媒体会为少了“贵大校长”这个培育成熟的超级IP而惋惜,深层次上看“贵大校长”所代表的声音和精神,是否也会淡出江湖?

文/程振伟

(原标题:郑强回浙大,“贵大校长”成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