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铁路伉俪深山值守20年终于盼来女儿一家团圆

新华社郑州1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林园)分区亭外,多年翘首多年盼;分区亭内,也是岗位也是家。

  (这是1月24日拍摄的磨滩分区亭。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磨滩分区亭位于侯(山西侯马)月(河南月山)铁路线的“咽喉”,前面是河,背后是山,左右都是隧道。20年来,无论风吹雨打、家庭变故,这里的一对铁路伉俪,始终坚守在陡峭山壁间,排除各种安全隐患40余件次,确保了安全优质供电和煤运的安全畅通。他们是分区亭值守员:赵海波、胡芳荣。

20年值守为“大家”

“今后,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结婚时许下的承诺,让妻子胡芳荣来到大山深处的磨滩分区亭。

赵海波、胡芳荣所在的磨滩分区亭,是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设施。当接触网出现故障或相邻变电所停电时,分区亭把故障区段“甩掉”,发挥越区供电作用。

  (1月24日,磨滩分区亭值守员赵海波(左)、胡芳荣夫妇俩在做交接班前的巡查。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55岁的赵海波1984年退伍后,进入当时还正在筹建的郑州铁路局洛阳供电段工作。33年来,赵海波先后奔波在陇海线、焦柳线、宁西线、侯月线上。哪里有新开通的电气化铁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供电设备的重大施工改造项目,哪里就是他的落脚之处。

直到1995年,他被调入磨滩分区亭工作。

“这里地理位置孤僻,年轻人待不住。赵海波也带了很多徒弟,铁路有其他更好岗位,他都推荐给他们。”郑州铁路局新乡供电段党办副主任高国桥说:“这么多年,徒弟们一个一个都出去了,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师父却在深山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和丈夫赵海波不同,妻子胡芳荣干供电是“半路转行”。1997年侯月线开通不久,胡芳荣放弃了油田工作,追随丈夫上了山,正式成为一名铁路系统的供电职工。从此,夫妻二人在深山分区亭的20年值守开始了。20年,他和妻子始终驻扎在此,从未向组织提出调离的申请,他们也被组织评为“安全功臣”。

谁的女儿不是妈妈的小棉袄?

“这么多年,我最愧疚的是对我的女儿,这么多年我都没怎么管过她。”胡芳荣谈到女儿泪流满面——谁的女儿不是妈妈的小棉袄?

上班头两年,赵海波、胡芳荣为了值守,把年幼的女儿笑笑交给赵海波的父母照顾。笑笑五年级时,夫妇俩又把笑笑送往省城的姨妈和舅舅家代为照看。“女儿高中时有一次发高烧,自己一个人吃药,过了好久都没好,只好给姨妈打电话,我都不在身边,等到痊愈后才告诉我。”胡芳荣哽咽着:“女儿每次有困难,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我们都不在身边。”

让赵海波愧疚的,同样是对家人。

  (1月24日,回想起父亲生病去世的情形,磨滩分区亭值守员赵海波潸然泪下。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1999年2月的一天,赵海波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父亲因突发脑溢血被送往了医院。经过一番抢救,父亲脱离了危险,但此后身体却每况愈下,先后出现脑出血、腰椎、腿髋骨骨折、老年痴呆等病,瘫痪在床。

尽管如此,赵海波夫妇依然没有离开岗位——为了照顾老人,赵海波和胡芳荣就从共同值守变成了交接班。

在胡芳荣眼中,丈夫赵海波称得上是孝子,重情重义。而在赵海波看来,妻子胡芳荣绝对是好媳妇。很多时候,都是赵海波在分区亭连值几个班,而胡芳荣在家和医院照顾老人

赵海波的父亲病危期间,胡芳荣连续几天几夜守护在病床前,端屎端尿,照顾老人精心细致。老人难为情,胡芳荣却说:“爸,你不是把我当女儿吗,这都是女儿应该做的。”老人在病床尽管不能说话,眼角却常含泪水。

2014年3月30日下午15时,父亲突发病危,赵海波心急如焚,几经辗转,但当他晚上9点多赶到洛阳医院时,80岁的老父亲已永远地合上了双眼……回想起来,赵海波在记者面前潸然泪下。

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女儿,夫妻俩一直延续交接班。他们家的生活状态,总是一个人值班,一个人在家,无法相聚。直到女儿渐渐长大。

“爱,一直都在”

“妈,我回来了”,今年1月25日10时30分,赵海波夫妇的女儿辗转4个小时,从洛阳老家来到大山深处父母工作的磨滩分区亭。母亲胡芳荣翘首以盼,终于等到这一刻,她等了太久。而因为分区亭工作始终需要有人值守,赵海波未能来到站台。

  (1月25日,胡芳荣到车站站台接到女儿笑笑后往分区亭走去,在分区亭值守的赵海波站在大门口等着母女俩。尽管分区亭离火车站台只有数百米距离,夫妻俩仍然没有一起接站,始终留一人值守。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母女相见,女儿雀跃着扑进母亲怀里,两人有说有笑。此时此刻,父亲已在院子门口眺望妻女的方向。女儿远远地看见父亲,笑笑挥手喊道:“爸!”

这声“爸”叫出口,笑笑哭了,赵海波和胡芳荣也哭了,女儿一路小跑,抱紧了父亲。

谈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笑笑眼角湿润了。“妈妈有一次骨折,我在上海实习,他们不给我说,我也不知道,到后来才告诉我。”

“小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工作,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照看,而我总是自己一个人。他们生病了怎么办?吃饭饮水怎么办?我很心疼他们,也曾劝他们离开这里换一个岗位。”笑笑说,现在非常理解父母,为了别人的团圆,为了整个煤运通道的安全,他们选择了坚守,“我为有这样的父母感到骄傲!”

“父母不在身边,也养成了我独立的性格。”笑笑刚刚大学毕业,她准备在离家近的地方找工作,希望以后能够照顾家人。

   ( 1月25日,磨滩分区亭值守员赵海波、胡芳荣夫妇和女儿笑笑一起吃团圆饭。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女儿来了,胡芳荣值班,赵海波下河捕鱼;赵海波值班,胡芳荣做鱼。鞭炮响起,春联贴上,一家三口终于吃上了团圆饭。“我知道,爱,一直都在。”笑笑说。

(原标题:铁路伉俪深山值守20年 终于盼来女儿一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