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历史发展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些曾经历过战争硝烟的碉堡,已渐行渐远,淡出人们的视线。偶尔,在城市的荒野,或不起眼的角落,一些残存的碉堡仍能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追忆。近日,本网记者走访了太原市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一带现存的三座碉堡,见证那些隐于市,却永不磨灭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杏花岭享堂新村梅花碉,位于享堂新村村口西200米。该碉堡为组合碉堡,总高12.5米,由四座直径4.5米的圆形小碉和顶端直径5.5米的大碉组成,碉堡由钢筋、片石混凝土砌筑,俯视如一朵梅花绽放,故得名梅花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碉堡内部,4个指头粗的钢筋裸露在外,据说,60多年前,阎锡山为了实现“控制太原周边全部交通要点及瞰制地形”的战术目的,在太原修建了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当年,阎锡山特设了“碉堡建设局”,在日本专家的指导下,汲取中外城市设防经验,专门研究碉堡的修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底,太原的“百里防御圈”内外,耸立起5000余座碉堡,自称为“可抵150万军队”的“碉堡城”,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设防最坚固的城市之一。如今,大部分碉堡已被拆除,而这个梅花碉现在是环卫工人的仓库,里面堆满了扫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碉堡像是一个个穿过岁月风尘的老人,风华逝去,依然还在述说着这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经过几十年城市拆迁重建,太原市主城区从抗战时期留存下来的碉堡数量已非常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伫立于现代都市,能读懂这些碉堡沧桑的,又有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太钢厂区内,这座三层的碉堡,墙体厚约1米,由钢筋混凝土筑成。而先下后上的地道,是进出碉堡唯一的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的炮火厮杀已随历史远去,剩下的残垣断壁,给人们留下许多追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像着,穿过这里,便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这些碉堡将何去何从,如何保护或拆除是当下需要做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东关白龙庙筒碉,高约8米,上下三层,至少可驻扎十余人。目前主体结构完好,顶部瞭望口、墙壁机枪枪口等基本保持原貌。曾用于战争防守的碉堡,现今成为了广告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与现代相呼应。碉堡上的机枪口,是历史的见证。没有它,便没有现下的和平与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隐身在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之中,多数碉堡却不为人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碉堡,曾见证了解放太原的波澜壮阔。岁月沧桑,工事依旧在,壮士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