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春节回乡见闻

新华社南宁2月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唐荣桂)“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随着年龄渐长,外出求学、工作,离家乡愈来愈远,对家乡的思念也愈发浓烈。每逢春节返乡,总免不了对童年和乡愁的回味。

我的家乡在湘桂交界处,湘江的支流灌江从村中心流过,留下一片平坦的冲积田野,乡亲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种植水稻、繁衍生息,房屋则密密麻麻分布在田野四周的山坡上。

上山放牛,下河摸鱼,在这里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20世纪90年代的家乡还不富裕,有一年由于发洪水,家里种的稻谷发了芽,但全家都靠这过活,还是得吃发芽的稻米,那苦涩的味道,至今依旧清晰。

父母亲好客,总会热情留客人吃饭,但囿于经济条件,待客的菜十分简单。在客人到来前,母亲就会提前交代妹妹、寄居在我家的表弟和我,这顿饭我们小孩每人只能夹三片肉,以免我们夹光了客人没肉吃造成尴尬。即使这样,我们也感到很满足,因为已经有肉吃啦。多少年后,懂礼貌、守规矩、为他人着想……这些家风依旧在影响我们。

穿新衣、放鞭炮、敞开肚皮吃肉……春节是小孩一年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四年级时的春节,除夕那天,一个家在湖南的老人在村中乞讨,留宿在废弃的小学教室里。

万家团圆夜,父母亲在确定老人真的是乞讨者后,邀请他到家里过年,但老人怎么都不同意。于是母亲打了水给老人洗脸,吩咐我和妹妹装上酒肉给老人送去,让老人也过个像样的年。在教室的白墙上,老人用木炭写下几句诗。诗句算不上精美,甚至还有错别字,但却深深印入我的脑海中,我至今能够熟背:“日讨千家米,夜睡学教里,不犯朝中事,处处好安身,用天地良心。”

每次回家,我都习惯去废弃的学校走走,看看老人写下的已经斑驳的字,想想那个除夕夜老人写诗的场景。这么多年了,老人你是否安好?

现在的家乡早已告别物质匮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回家道路的变化是家乡发展的最好折射。

念小学时,学校离家只有几十米,每天中午和傍晚放学后,赤着脚在山路上蹦蹦跳跳回家。小学毕业后,到乡镇上初中,学校离家10公里,为了省钱,每周末走两个小时的路回家。那时的路还是泥土路,遇到下雨天,满地泥泞,无从下脚。

读高中时到了桂林市区,从桂林回村里,需要先坐3个多小时的班车到镇里,再坐农用车回村里。这时回村的泥土路变成了碎石路,雨天没有了泥泞,但晴天依旧尘土飞扬。

在北京求学6年,北京到家乡,2000多公里,春运时曾买过历时28个小时的站票,一路坐立不得,但挡不住归心似箭。这时候村里通了水泥路,再也不用忍受漫天尘土和满地泥泞。

工作后,回家的次数更少,回家的时间更短。去年,家乡通了高速公路,从广西首府南宁市回家,先坐两个半小时的动车到桂林,再换上走高速公路的大巴车,全程4个小时就能到家。

回家的路,越来越好走。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随着水泥路、高速公路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家乡特产走出大山,越来越多的乡亲脱贫致富。乡亲们现在不再满足于吃饱饭,而是更加注重精神的富足,图书馆、文化馆、篮球场等文化设施,成了他们下一步的追求。

这次春节回家,村里德高望重的前辈正在倡议重修破败的祠堂,重塑乡风、找回乡愁,家乡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原标题: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春节回乡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