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树挪死,人挪活”:宁夏西海固移民搬迁让百姓不愁“活路”

; ; ; ;新华社银川2月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艾福梅)44岁的安彦龙设想过搬家后最好的可能是去建筑工地上当电工,干一天活挣一天钱,可没想到搬来一个月后他就在离新家三公里的红树莓种植基地找到了工作,而且拿的是3600元的月薪。

;;;;;;; “只要人勤快,就不愁没活干。”这位西北农民诚恳地说。

  安彦龙和他的老母亲站在新家的院子里,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  安彦龙的老家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冯庄乡瓦付村,位于有着“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这里也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 过去的西海固,最多承载22人的每平方公里土地却要养活142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农民为了吃饭穿衣只能乱垦滥伐,以生态换粮食。
;;;;;;; “老家有树有地,可全是靠天吃饭,雨水一少一年就瞎忙活了。去最近的小卖部都得走五公里,进城一趟就更不易,一遇到下雪、雨天哪儿也去不了。”安彦龙说。
;;;;;;; 2014年4月,安彦龙一家搬到了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缴纳了1.28万元的安置费,分到了54平方米的房屋、人均一亩地、一头牛。这些土地被流转,每年每亩地可拿到372元的流转费;奶牛被托管,每年分红2800元。政府还给他们提供取暖补贴和锅炉补贴。
;;;;;;; “ 树挪死,人挪活 。新家吃水好、交通好,10块钱就能上银川玩,打工方便、老人看病方便、娃娃回家也方便。”安彦龙说。

  图片是滨河家园的一角,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  在2011至2015年5年间,宁夏共将32.9万人从西海固地区迁移到交通便利、有引入黄河水灌溉条件的地方,进行开发性建设,建造新的家园。
;;;;;;; “让移民搬下来只是第一步,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才是关键。”银川市扶贫办主任郝希奋说,银川市每年拿出5000万元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规模化种植养殖场进入移民安置区,实行产业先行,使移民落户就能就业。
;;;;;;; 银川市扶贫办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银川市累计投资30.8亿元,调整开发土地4.6万亩,搬迁移民1.7万户7.5万余人。产业先行的政策也让移民“腰包”鼓了起来,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前的不足2300元,增加到2015年的6086元,年均增幅达33%以上。
;;;;;;; 事实上,“十二五”期间的大规模移民在宁夏并非首次,某种程度上说宁夏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 与银川相隔140公里的吴忠市红寺堡区,是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之一。17年前,20余万人从西海固地区陆续搬迁到这个曾经是军队综合性军事训练靶场的地方。

  当了一辈子农民的38岁移民马文翠如今成了一名“花农”,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  27岁的回族姑娘马蓉2002年跟随父母从同心县搬到这里。“刚来时都傻眼了,天天吹沙子,早上起床脸上一层沙,吃饭碗底也是沙。”她回忆说。
;;;;;;; 2009年她考上大学离开红寺堡,本打算不再回来,可“每年变化”“绿起来”的家乡还是把她吸引了回来。如今,她在坐落于红寺堡的宁夏移民博物馆担任讲解员。
;;;;;;; “宁夏的移民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事实上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对宁夏的开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移民措施。”马蓉说。
;;;;;;;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刚搬过来,政府就指导我们种酿酒葡萄,我11亩地全种了葡萄,前几年收成好得很。现在,我又在葡萄园里套种了黄花菜,收入也不错。”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的闫生龙说。
;;;;;;; 数据显示,红寺堡区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从搬迁前一年的不到500元增长到2016年的4408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闫生龙和他的新居,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  这样的生态移民工程仍将继续。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宁夏将投入48.6亿元,完成8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
;;;;;;; “从我们的田野调查看,生态移民让宁夏中南部山区农民走出大山,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移民通过发展产业、打工等收入也增加明显,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宁夏社科院综合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耀武说。
;;;;;;; 他认为,未来,移民首先要转变思想意识,自力更生,同时政府也要“再扶一把”,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为移民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并引导更多产业进入移民区,增加就业机会。

(原标题:“树挪死,人挪活”:宁夏西海固移民搬迁让百姓不愁“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