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原黑帐篷“变身记”

新华社成都2月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王迪)数个世纪以来,黑帐篷都是藏族牧民的必需品。这种用黑牦牛毛手工编织成的帐篷,帮助人们安度风雪之夜,避免烈日炙烤。

然而,对于46岁的索南石斗来说,黑帐篷早已不再是必需品,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藏茶在沸水中翻腾,一把把炒熟的青稞散发着淡淡清香……在他的黑帐篷里,各地游客静静地听他讲述着曾经熟悉的游牧生活。

  索南石斗正在向游客展示传统生活习惯。他把干牦牛粪送入火炉,增加火力。(通联照片)

4年前,索南石斗卖掉了家里的上百头牦牛,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老家办起了“藏家乐”,专门接待参观川西北草原的自驾游客,提供骑牦牛、露营、住宿、餐饮等服务。为吸引游客,他特地在餐厅旁边搭了一个黑帐篷,里面的摆设还原了日常的游牧生活。

“女人为了挤奶,半夜三四点就要起来,忙到中午才弄完。男人要负责赶牛、搬家、骑马。10多天就要搬一次家,这样牛才吃得到草。我,老婆和妈妈,3个人要照看200头牛。”他说,在当地,牦牛数量是一个家族地位的象征。但靠卖牛奶、黄油,并不挣钱。

  红原县的一名牧民正在给牦牛挤奶,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记者王迪摄。

2012年底,放了10多年牦牛的索南石斗决定卖牛了。那时,相邻的若尔盖县凭借湿地、草原已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在更远的青海湖边,当地火热的旅游经济震撼了索南石斗,他特地考察了当地藏民的接待设施。

“老婆不愿意,她和牦牛有感情。很多亲戚劝我,他们说我生下来就是靠放牧生活的。万一弄不好,牦牛没有了,生意也做不成。”索南石斗说。

但他的想法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为带动本地村民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村委会同意免费给他6亩地,用于办“藏家乐”。

索南石斗的眼光没错。投资200万元的藏家乐于2013年正式开业,每年都有数十万元的收入,多的时候一年有50万元。在6月初到7月底的旺季,每天都有超过100名游客在这里停留。如今,红原县瓦切镇上已有10几户人家像他一样做旅游接待了。

  索南石斗在餐厅旁搭起的传统黑帐篷(通联照片)

2016年前10个月,四川藏区旅游经济一片飘红,旅游总收入422.08亿元,同比增长17.4%;接待游客4774.9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旅游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同时,四川持续多年的“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也在悄然改变草原的风貌。

四川省委统战部藏区工作二处处长刘智勇说,2009年到2015年间,政府共向全省牧民发放了10万套新型帐篷和90万件“九件套”篷内生活设施,在29个牧区县建设了1409个定居点,政府在定居点提供教育、卫生等配套公共服务,改善了牧区50万人的生活。

  “迦入”的放大版本,这个挂件是成都一家同名创业咖啡店的标志。记者王迪摄

在牧区,“迦入”是建造黑帐篷不可或缺的一个配件。它是一根绳子,拴着木制或者牛角扣子的一头,像纽扣一样,把牦牛毛做成的两半黑帐篷扣合起来。“迦入”也是一所位于成都市区的创业咖啡厅的名字,红原县的藏族小伙才华加是合伙人之一。

“牧民开始定居,不再住帐篷。政府给他们发了帐篷,建了房子,住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从小在城市长大的藏族人都不知道 迦入 是什么。”才华加说。

才华加并不觉得黑帐篷是一项过时的发明:“黑帐篷有自己的优点,因为它代表了低碳。夏天,帐篷热胀冷缩,纤维就会伸展开,很透气。下雨时,天变冷时,纤维会收缩,可以防风挡雨。”

  黑帐篷为代表的游牧文化在城市仍在传承。图为“迦入”创业咖啡店里售卖的牦牛形象装饰灯。记者王迪摄

除举办关注藏文化和藏族年轻人创业的讲座,“迦入空间”还订制、销售一系列带有藏文化特征的礼品,比如牦牛粪形状的冰箱贴、描绘藏式建筑的明信片、牦牛形状的玻璃灯具等等。

才华加把草原文化带到了一个上千万人口的中国现代城市。他说,这个创业项目是为了“寻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民族和藏文化。“寻根并不意味着要回到出生的地方,不当牧民也能传承牧民文化。”

明信片的绳索其实是牧区常见的抛石器,用于驱赶牲口。记者王迪摄。">  悬挂明信片的绳索其实是牧区常见的抛石器,用于驱赶牲口。记者王迪摄。

“这个是抛石器,牦牛做的绳子。”才华加把垂着明信片的一根绳子扯过来,一边比划一边说,“石头放中间,嗖的一声把小石子甩出去。这会让牛羊受惊,改变他们移动的方向。”

他说,不管是黑帐篷,还是抛石器,都是藏族人身份的一部分,“或许将来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原标题:高原黑帐篷“变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