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周楼市交易恢复:成交7.8万方 均价4.8万/平

春节期间,上海的楼市交易量陷入低谷。不过随着假期结束,工作状态的恢复,一切开始逐渐步入正常状态。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周(2.6-2.12)上海新房成交面积7.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03.4%。成交均价有所下跌,不过依旧在高位震荡,为48361元/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贷利率“温吞水式”收紧有利于渐进挤泡沫

近期,热点城市相继收紧房贷,优惠利率均回到九折以上,北京明确控制二套房贷款规模。近日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收紧贷款投放,当前占贷款近半的房贷无疑会受到冲击。春节前后,央行不间断上调逆回购利率,被解读为“变相加息”。在融资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当下,市场认为短端融资成本抬升,必将影响中长期存贷款利率,楼市资金面紧缩或刚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定位下的楼市:在去杠杆通道中前行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楼市走向再度受到各方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楼市预期正在逐渐趋向“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相关部委工作会议和地方两会纷纷落实“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一新定位,因城施策,在信贷、用地指标、土地供应等方面放出新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中国楼市怪现象:房子卖得最多土地供得最少

国土资源部13日发布数据称,2016年全国房地产用地10.75万公顷,同比下降10.3%。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这个数据创下了近八年来最低点,同时去年我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却创下历史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郊落宗事件后的楼市走向:部分投资客套现离场

燕郊房价上涨的速度令人咋舌。直到2016年12月1日,三河市正式实施不动产登记,燕郊地区部分业主们在交易过程中发现,房产证因为落宗问题而无法换发不动产证,从而导致无法交易。在谈到燕郊楼市“落宗”引发的问题时,有业内专家指出,此次燕郊事件仅是土地指标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联网的大背景下,背后还将有更复杂的局面暴露出来。燕郊的土地乱象不是个案,其背后主要是土地指标被非法滥用或提前透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桂园等24家企业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

新春期间,央视携华为、碧桂园等24家企业“登陆”全国各地近20个机场,以“英雄榜”的形式展现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的企业。该计划旨在寻找、培育、塑造一批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和交流的国家级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房价、住房政策与市场调控面临的困境

影响住房价格与住房不动产配置的,不仅有房地产市场供需变动的即期因素,更有影响供需力量的长期、潜在、综合因素,包括城镇化、社会分配差距拉大、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土地供应机制和不动产溢价的调节机制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困境集中且典型地映射了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中的深层次、综合性、全局性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