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璇玑智投评测:通过人民币投资海外是亮点

稳定。2014年毕业后开始接触投资,至今2年经验。妈妈眼中的好儿子,朋友圈子中的小kol。对钱,他很有执行力。

PK

璇玑智投,一台问世不足12个月的机器。准确地说,是一台决策引擎。5个月大之前,数据科学家每天给它“喂饭”,食物只有两种—用户数据和市场数据;

它知道你的年龄,性别、资产状况,风险偏好,回答你的问题时,璇玑智投用自己的算法思维对你画像。

数据科学家在喂养璇玑智投的五个月里,告诉他什么市场数据是好的,哪些数据预示着风险,应该如何更好地处理数据。五个月里,璇玑智投吃遍了过去十年的所有市场数据,股市、黄金、债券、2008年经济危机、中国房地产数据、2015年股灾...

五个月后,璇玑智投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了,它又用极快地速度,将过去50年所有的数据吃了个遍。数据、时间、贪婪、恐惧,从璇玑智投的眼前一一闪过,它看完了过去五十年的金融市场。

好了,现在告诉我,你觉得老钱和璇玑智投谁更会投资?

以上是璇玑智投CEO郑毓栋给老钱举的例子,他试图解释,为什么投资这件事,理论上大部分普通投资者都不如机器。

和璇玑智投的团队认识蛮久了,给人感觉很酷。比如,老钱和他们见面,每次都约在一家叫PROTAL的咖啡馆。我问为什么老在这里?他们说一是就在公司楼下,二是这咖啡馆是公司开的。嗯…还挺屌的。

璇玑智投团队中,程序员占大头儿,工程师文化很浓,优先使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金融团队相当豪华—CEO郑毓栋之前在渣打和花旗银行担任过产品总监等要职,是个财富管理领域驾龄十几年的老司机。团队中还有对冲基金经理,曾在美联储任职的量化分析师等。顾问是朱宁,国内行为金融学的翘楚,这哥们儿title太多了,感兴趣地可以百度下。

简单说,璇玑智投是一款资产配置工具,会把你的钱分散到十类资产上去。购买这十类资产,均通过公募基金来实现。整个流程是这样的:

先是风险偏好测试(是我见过最好的一套题,很多问题蛮具体),然后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璇玑智投会在十类资产上分配不同的比例。组合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市场波动进行再平衡,调节各类的比例。比如第三张图,最近黄金、国内小盘股表现不太好,璇玑智投都自动做了回避。

图片中上只显示了配置的资产类别,其实这些背后都是基金。比如,第一项,国内现金累资产,实际购买的是广发钱袋子;第二项国内高评级债券,实际购买的是易方达信用债A;最后一项,黄金资产,实际购买的是华安易富黄金ETF连接A;

目前璇玑智投的起投门槛为5万元,有点高。但正如老钱之前所说的,如果只是千八百块钱,没有分散的必要。用来做资产配置的钱,一定是闲钱,追求长期稳健的回报,不用花时间打理,特别适合公司人。

(原标题:璇玑智投评测:通过人民币投资海外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