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健民毁箱

新华社天津2月2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元旭、高博、李鲲)正月里,年味尚未散去。寒风中,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桲罗台镇白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健民站在潘家口水库岸边,静静望着远处自己经营了十几年、年前刚刚清理完毕的网箱养鱼水面。

  潘家口水库的渔民在称鱼(2016年1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高博 摄; ; ; ; 离他不远处的新甸二码头上,部分养殖户正在忙着联系出鱼和卖鱼。这一次,与往年不同,他们着急卖鱼是为了保护住眼前的这一京津冀重要水源。

“30多年前,国家重大工程引滦入津在这里修建了水库,淹没了村庄和农田,我们放下了锄头拿起网,今天为了守住青山绿水,我们又毁掉网箱另谋出路。”李健民说。

潘家口水库水域面积约70平方公里,其中约50平方公里位于宽城境内。上世纪70年代末水库蓄水,淹没宽城县4个乡镇、17个行政村,共有移民23000余人,其中留在库区后靠的移民万余人。白台子村前后经历四次外迁,从2000多口人到现在只剩下83户、283口人。

“过去,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修建水库几乎淹没了所有的生产资料,全村只有6亩山坡地。”李健民说,“失去了耕地,大家只能靠打点工、卖点栗子或者在水库里打点鱼卖,生活真是很苦,买大米都是一次只能买几斤。”

  潘家口水库的渔民在查看自己的网箱情况(2016年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高博 摄; ; ; ; 为了生计,大家开始琢磨着在水库网箱养鱼。2001年,李大哥也加入了网箱养鱼行列。“那时真的很挣钱,一个7米乘7米的网箱,养鱼一年后能卖3000多元,纯利2000多块,这比我之前当代课老师一年的工资还多!”谈起网箱养鱼收入,李健民难掩兴奋:“养鱼10多年,一般情况下每年纯收入都在20多万元。”

来自宽城政府部门的统计显示,宽城库区年出鱼约3000万斤,收入约1.65亿元,人均渔业收入2800元,占村民总收入的65.5%,其中12个重点村人均渔业收入占总收入的85%以上。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库区百姓加入网箱养鱼行列,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水库却不堪重负,水质急剧恶化。

“养鱼少的时候,坐在船上往下能瞅到六七米深,现在瞅个六七十公分都费劲,特别是夏季,水面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以前我们都吃水库水,2014年,村里不得不在离村3公里左右的水库淹没线上游打了深水井作为新的饮用水源。”他说。

清理还是不清理,确实是个难题。但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过程中,河北省及水库所坐落的市县开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投入巨大人力财力全面清理网箱养鱼。

记者从宽城县了解到,县里成立了书记、县长任主要负责人的指挥部,针对17个村成立县领导任组长、镇领导任副组长的包村工作组,从2016年11月1日开始,与563户养殖户签订27350个网箱自行清理协议,整个清理预计需要投入6亿多元。截至到2月7日共出鱼2589万斤,清理网箱18391箱,其中就包括李健民的47个网箱。

记者乘船行驶在库区水面上,远处虽然仍不时可见部分网箱,但已远非两年前记者在这里见到的密密麻麻的景象。

拆除了网箱,对于李健民来说就等于砸掉了金饭碗。聊起此事,他话语中透露着不舍。“去年11月底,看到一个个网箱被拆除时,心里真是很难受,眼泪控制不住掉下来。直到现在,有时我还会开车走三里路,然后再开船走4里路到自己曾经养鱼的水面看看。”

“那您对清理网箱有意见吗?”记者问。“没有!从长远看,应该清!”李大哥的回答斩钉截铁。

他告诉记者,尽管砸掉了金饭碗,但养殖户还是比较理解和支持,一方面大家也意识到,取缔网箱养鱼是保护水库水质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做了大量的动员和说服工作,给的奖补也比较到位。

但谈起未来的生活,李健民言语中透着些许担忧,这里要地没地,取缔网箱养鱼了,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大家有些迷茫。“现在手里这点钱,就是死坑子水,舀一瓢少一瓢。将来咋生活呢?”说到这里,他的表情凝重了起来,陷入了沉思。

对于清理网箱养鱼后百姓的生计问题,当地政府也进行了规划。按照政府规划,潘家口水库区域未来将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娱乐、生态建设等产业,让渔民近期不减收,长远能增收。

全面清理小网箱,彰显协同大责任。生态环境最具有跨区域特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现实旨归。

“为了下游人民的饮水健康,我们坚决再次转行!”李健民说。

(原标题:李健民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