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则新闻,是摄影师任航因为抑郁症自杀,本来在前一晚的时候,我就在微博上看到了新周刊之前对他的采访。印象中最深的一个片段是这样写的:任航有一次去朋友家,趴在阳台上很久,朋友看见了,立即跪在他面前,说:求求你,别死在我家里,起码今天你不能死。任航的微博,我去翻了翻,大多是他拍摄的裸体照片和写的诗,都透出深深的孤独。最直接的裸露,恰恰显示了最深的绝望,是对孤独的绝望,他的诗歌也是如此,只有敏感到那种地步,才会写出这样的句子吧。有一条微博写的是:每年的愿望都一样,早点死。他一定是无法抵抗下去了,才选择了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为什么对此深有感触,也许是一直以来的阴郁心情,始终找不到出口,终于在他的照片和文字里得到了共鸣。女子拿着一条黑鱼,托在胸前,黑鱼淌着黑色的汁水;裸体的女人,连头在内,被塑料袋包裹着,眼神里是疏离的冷漠;全身浸在长着荷花的水里,只有头露出来,一支荷花从她嘴里伸出来……所有这些拍摄,人物都有着诡异的姿势,画面充斥着孤绝、冷清的氛围,在看到的一瞬间,会一下被击中,然后你会想扭头就走,再也不想看它,但是这个画面从此你不会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是敏感的人,越是容易钻牛角尖,越是容易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自拔。几年前,同样因为抑郁症离开这个世界的走饭,她的最后一条微博下有60万评论,仿佛集中了全国所有的丧人,热门评论里都是关于抑郁、绝望、孤独和死亡。这些平时在现实世界从来不表达的人,在一个已经离去的人的微博下,用文字写下最深的痛苦和哀愁。有人因为爱情,有人因为亲人的离去,有人不为什么,就是抑郁。很难去责备那些离开的人们,他们一定是饱受痛苦的折磨,终于觉得自己抵抗不下去了。

记得任航的微博里写道,许多人对他的抑郁难以理解,觉得他矫情。家庭完整,没病没灾,怎么会抑郁呢。他是在装腔作势。这些言辞是及其严厉的,抑郁症本来就是一种精神疾病,一定要遭受什么变故才有资格抑郁吗,仿佛抑郁这种情绪也需要比惨,这种道德绑架,实在令人心寒。曾经有人这样说我:你家庭完整,又是独生女,一路顺风顺水,你怎么会这么悲观。我只能笑笑,不置可否。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家庭完整,顺风顺水,就一定能天真烂漫的,每个人的天性不同,性格里的因子也会因为周围的环境,读过的书,得到一定的形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那一道横亘在那里的沟渠,是不会因为其他人、其他事所改变的,包括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起小时候,那极度内向,极度自卑的自己,我脑中总是这样的一个形象:瘦瘦小小的女孩子,缩在角落里,不敢抬头看人,不敢大声说话,声音细细小小的,嘴唇干裂,脸色发白。一直到现在,这个影子还经常出现,徘徊在那里,有时她很懦弱,有时她的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这些年来,我无时不刻在与它做抗争,无论是阅读,还是书写,都是对孤独的抵抗,虽然效力甚微。最极端的时候,我也想过死,想把摇篮和坟墓连接起来,这一念头盘旋又盘旋,最终仍是不忍父母痛苦,那时我想的是,只要父母活着,我就要活着,至于以后,再说吧,英年早逝一直都是我的梦想。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最近,我开始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开始发现这一悲观性格给我的造成的影响,对自己不自信,想要做的事情不敢做,觉得自己不行,不值得被爱,想说的话不敢说。心理学里,管这一性格叫回避型人格,他们说,这是童年缺爱造成的,是原生家庭的产物,回避型人格的人成长会很慢,也会很艰难,因为要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在亲密关系中,回避型人格会否定自己,不相信对方。好像我真的是这样呢,磕磕碰碰地长着,也没有长成父母期待的活泼有趣的小孩,而是一个阴沉、他们不太理解的小孩,成天读书,只怕是书读傻了。这么多年,也少有真正交心的朋友,大多毕业后我就失联了,谈过两次不成功的恋爱,没有人真正走进来。我一直都把自己困在孤岛上,连呼救都不想,尽管放任自己沉溺于那些幽暗的、落寞的情绪里。

兴许是春天来了,即使南方仍是雨季,成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看到万物复苏,人总是会不自觉有了力量之感。也兴许是,终于有一次,想要改变了,在意识到性格的缺陷后,开始觉得,就算人生是个悲剧,总算是来了一遭,也要把它活成一个很绚烂的烟火。怎么样也快乐不起来,那么就从现在起,开始学习快乐的能力,直到能够微笑着面对孤独。

下面这段话,来自我的一位朋友,写在任航走后,后来发现是海子的诗句,以此作为对自己的勉励: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2017.2.26

银谷先生

桑浦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