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吉布提的水源

  1月28日,中国的年,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驻埃塞俄比亚的16位水文专家及施工人员坐在一起吃了个饭,算是过年。然后,继续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在强紫外线和高温下,为人均供水量只有66升的吉布提人寻找着水源。他们中时间最短的,1年没有回家,最长的在海外已经度过了12个春节。
  一二月份,是位于非洲东海岸的吉布提一年中最凉快的时候,温度在30 左右。这1年多的时间里,十六七位中国水文专家,就围着28口井转。这个井群成功了,吉布提80%的人口将能用上安全的饮用水,供水普及率也将达到95%以上。
  吉布提虽然地处海滨,境内却没有一条常年流水的河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临近埃塞高原的地表水、地下水及境内降雨。其年均降雨量仅有133毫米,年蒸发量却达到了2300毫米,境内集水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的阿萨尔和阿贝两大湖泊,却都是咸水,而且吉布提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地表水几乎难以利用。吉布提还是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平均气温在35 以上,旱季时许多水源井中的水位显著下降,一些水源井甚至由于难以有效补给而枯竭。这些因素导致了整个吉布提人均可更新水资源总量,低于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极度缺水标准线。
  为了吉布提人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需要在水源相对丰富的埃塞俄比亚打井,进行跨境供水。这个28口井的井群,就是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跨境供水工程。这一跨境供水工程,就是在埃塞俄比亚的库勒谷地打深井取水,然后将水汇集至库勒泵站水池内,再从这个高位水池出发,沿铁路经过阿耶莎小镇,向北翻越德屋里高地,进入吉布提境内,最终抵达终点水池。这个终点水池是距离吉布提市约10公里的高地,高程为150米,井水输送到这里后,可实现重力自流,供水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可惠及吉布提市和阿里萨比、阿尔塔、迪基勒三个镇。
  据悉,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入驻埃塞俄比亚实施找水工程以来,已经为当地打了三四百眼井。而据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跨境供水工程项目经理王廷保介绍,整个埃塞俄比亚目前还需要几千到上万眼井,一口井的成本在200万元左右。

本报记者 张晓敏

(原标题:为了吉布提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