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数二十年,银行绝对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领着平均比其他单位高3倍的工资,日常蔬菜肉食配备,过节福利少不了,上班清闲,甚至还能出柜台打羽毛球,在柜台内吃火锅……在哪个年代,大家拼关系进银行,柜台高过肩膀,这个工作充满神秘感,很让系统外的人羡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老员工回顾道:当年托家里的关系进的银行,比原来单位工资要高出三倍,福利可多了,每个星期都发肉,大家都很羡慕呢。柜台高,外面的人看不进来,没监控,人工记账,不用做系统,在里面吃水果煮火锅也没人管。有人过来办业务,先打完乒乓球再说……每年年初的时候,信贷领导围城一桌,决定将今年的信贷指标分给哪几个企业,今年的工作就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几年前,四大行转型上市,有一批人员被迫卖断工龄,银行人第一次感觉到了痛。当时,银行实行末尾淘汰制,劝退指标下到各网点负责人,完成一个奖励万元。迫于压力和被利益驱动,网点领导使出全身解数,从好言相劝,到威逼利诱,劝退了一大批员工。这批员工得到了银行的散伙费,开始尝试下海经商,不少人铩羽而归,生活无法保障,至今奔走在上访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大行上市之后,又迎来了一波快速发展期,银行员工走出惶恐,重获自信。然而,随着民营银行市场的开放,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传统银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缓慢发展,越来越难抢到足够份额的蛋糕。从开始的挑着吃,到现在的争着吃,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让银行再不复往日的优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最终回归到了服务行业上来。银行的柜台从最初的比肩高,到与人胸高,最终到低于腰部,银行员工戏称自己的地位就是随着柜台的高度降下来的。收入也从原来3倍,下降到了一般工作的水平。工作更加规范严谨,监控内控等手段层出不穷,银行员工从原来的潇洒自如变成在钢针上跳舞。世事无常,心理纵容落差巨大,却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