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雷秀雅 整理|张萌 天天心理网出品

大众对自闭症的不恰当理解常常让治疗师们遇到阻碍,若是认识出现问题,特别是自闭症孩子的教育者,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康复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大家通常对于自闭症的认识误区都有哪些呢?

误区一:自闭症儿童是家教缺乏

时间追溯到1943年,Kanner在学术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自闭症概念时就已经明确指出:自闭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很大程度带有先天因素的疾病。

也就是说,“自闭症是家庭教育导致”的观点是错误的。

完全不了解的人可能只会惊叹自闭症孩子的古怪表现,感慨孩子怎会这样没有规矩和家教,这是有情可原的。但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时,往往也有这样错误的认识,认为是自己的教育不当导致孩子患病,从而产生深深的自责,这就会对孩子的确诊和矫治造成干扰。

家庭教育本身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使得一个孩子从健康变成自闭。一个家庭拥有这样一个孩子本身就是非常沉痛的,如果社会存有偏见,或是家长自身存在自责,无疑又给家庭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个误区:自闭症儿童都有某种超常能力

自闭症患儿中有没有超常儿童呢?

有的。

例如,有的自闭症孩子对数字异常敏感,只要告知阳历日期,他就能够不假思索的回答出农历的今天是几号,星期几。

大多自闭症孩子伴有感觉统合失调,这使得他们在视、听觉等方面的信息获取上有别于常人,因而可能在某个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天赋。对于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天赋,研究者们仍在探究,科学原因仍尚不清楚。

但,绝不是所有自闭症孩子都具备对数字超强的记忆能力,具备绘画或音乐天赋。并不是所有自闭症孩子都有某种超常能力。

现有的智商工具检测结果显示,60%的自闭症孩子存在着智力问题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如此不幸,上帝为他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他打开一扇窗,孩子身上一定有着某种独特的、超常的能力。因而大量投资,把孩子送去绘画班、音乐班等各种辅导班学习。

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真的有特殊能力,但是不是都具有数字、绘画、音乐这样的能力。需要家长在教养过程中,不断的观察和发现,有些孩子可能真的不具有家长所期待的超常能力。

在对自闭症孩子的教养中,若能发现他的独特之处,这无疑能对孩子的培养给予极大的帮助。而这个独特能力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往往其实又并没有很大联系,所以其实生存能力的培养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误区三:自闭症儿童就是精神分裂症

很多接触到自闭症孩子的人会因为孩子的异常表现(例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常自言自语,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甚至发出不合时宜的笑声等)就认为这孩子是个精神病。

在我国,确诊为自闭症的孩子可以申请精神残疾认证,以便获得国家的福利支持。但并不是被认定为精神残疾,就患有精神分裂症。

那么,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自闭症孩子一出生就处于自闭状态,自言自语或是不合时宜的发笑是一种常态。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是完全正常的,只在发病期间会出现思维过度活跃、行为异常,且核心症状表现为有非现实的幻听、幻视、幻想等。

多数人对精神分裂症群体带有惧怕情绪。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孩子一方面从根本就不是精神分裂,一方面也不会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带来的攻击性行为。

如同感冒发烧或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患有自闭症这样特殊疾病的孩子,也只是一群生病了的孩子,只是生病的症状跟一般孩子不同,略微古怪。他们也需要我们伸出援助的双手去关爱,而不是惧怕和排斥。

误区四:只要早期及时干预自闭症就会痊愈

很多患儿家长认为只要去努力,孩子就会痊愈,就会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健康成长。在发现自己孩子患有自闭症后,上网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咨询各种专业人士,把孩子送去各种专业机构训练,期望孩子早日从病痛中走出来,期望家庭早日从自闭症带来的紧张不安和焦虑中走出来。但事实却并不如家长们所愿。

自闭症的预后和孩子的病情程度密切关联。较轻的孩子预后效果较好一些,较重的孩子预后效果较差一些。

通常自闭症的预后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1)第一档:最好的状态,孩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这类孩子只占自闭症人群的4%。

(2)第二档:能够达到生活自理,占36%,

(3)第三档:终身需要人陪伴。占60%。

这是沉痛和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但目前我们的医疗条件、教育与心理的力量只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当然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样比例会有很大的提升。

生活中,会有许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选择辞掉工作,背井离乡的来北京、上海等各大的一线城市治疗,甚至倾家荡产不遗余力。最后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不得不满载失望而归。

这里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首先,在选择积极治疗与干预时,一定要事先知道预后的状态,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设。此外,治疗与干预方案的选择,应因家庭财力而定。

是否治疗和干预对自闭症就是无效的呢?

不!干预是非常有效的。及时和持久的行为干预有利于维系孩子的现有能力。如果不去积极干预,孩子常常会出现退行状况,可能从有一丁点的语言变成没有语言了,从有一丁点的交往能力变得没有这种能力。

所以,积极干预非常之重要,但又不能对此抱有太高而不符实际的期待。如果家长一味坚信自己努力就会让孩子痊愈,可能最后只会变得心累而无力。

(以上内容由天天心理网《雷秀雅:走进自闭症儿童的内心》在线课程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