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航工业贵飞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在4月10日发布三篇报道,均提到了“山鹰改飞机某重大改进项目”,其中一篇报道还称“2017年将举全公司之力实现该型机某重大改进项目首次试飞目标。”联系到去年末贵飞公司在谈到2017年的发展规划时,提出过“山鹰上舰”因此有分析认为“山鹰改飞机某重大改进项目”很可能是指贵飞要研制能够在航母着舰的舰载型“山鹰改”高级教练机。军事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缺乏适用的可上舰的舰载教练机,中国海军的航母缺乏舰载机飞行员,所以未来确保作战能力的道路非常艰难,一些军事专家建议中国海军应该学习美军的经验,发展新一代舰载教练机。

中国海军目前是用歼-15舰载战斗机来培训新飞行员在航母上的起降技能,但这样会使歼-15的使用寿命大量消耗在日常训练上,而且成本也比较高昂。特别是在001A航母即将下水、未来还可能会开工建造第三艘甚至第四艘航母的情况下,对舰载战斗机及其飞行员的数量需求将会大增,显然像现在这样依靠歼-15单座舰载战斗机来训练新飞行员的模式很难继续延续。而如果能用舰载教练机来代替歼-15培训新飞行员以及维持取得上舰资格的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既能,那么将会大大降低舰载战斗机的寿命损耗和训练成本。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海军现役装备有200多架T-45C舰载教练机用于飞行员的日常训练,俄罗斯则用苏-25UGT舰载教练机来培训飞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现在能用于改装舰载教练机的型号主要有贵飞公司的“山鹰改”教练机、洪都公司的“猎鹰”。相比之下,“山鹰改”的所有子系统和零部件都能立足于国内解决,而“猎鹰”在动力装置上还要依赖乌克兰,因此“山鹰改”能够更快地改装为舰载教练机,而且后续生产也不会受制于人。

“山鹰改”教练机与最早的“山鹰”主要区别包括:将后者的双三角翼改为带边条的中等后掠角梯形翼,并加装了前缘机动襟翼;采用了DSI进气道,提高了进气效率、减小了阻力,降低了结构重量;取消了“山鹰”腹部的2片腹鳍,用面积更大并做了切尖处理的新垂尾来取代腹鳍的作用,保证飞机的纵向飞行稳定性不下降。最早的“山鹰改”原型机还在腹部加装过着舰钩,但在批量生产型上取消了,原因主要在于该机的后机身结构强度低,加装着舰钩也承受不住拦阻着舰时钩住拦阻索后所产生的巨大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鹰改”对海军来说主要是在陆上培训新飞行员模拟着舰以及进行滑跃起飞的技能,节省歼-15舰载战斗机陆上模拟训练时间。但是“山鹰改”无法上舰毕竟是一大缺憾,所以在其基础上研制舰载型势在必行。就“山鹰改”的气动设计来说,上舰无需做大的改动,主要是重新对后机身结构进行设计,大幅提高强度。

从贵飞公司微信公众号披露的消息来看,舰载型“山鹰改”很可能已经完成了设计并且造出了原型机,理由一是去年底贵飞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山鹰改”照片疑似对机翼采用了折叠设计,这显然是为了上舰需要;理由二是日前报道中所提的力争在今年进行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