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杂家Misc》栏目(公众号:zajia163)出品,每天一个精彩的人物故事,每周更新五期。

《楚门的世界》主人公每天都活在数千个镜头之下,一言一行成为观众的笑料与谈资。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当他知道真相时,想尽一切办法逃离。

如果每天醒来都有无数眼睛在暗地里盯着你,能忍住不骂“滚蛋”吗?

谁愿意每天都活在围观之中?

她也一样。

曾被指控为英国间谍在狱中度过了逾6年被监视凌辱的生活,出狱后,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仍在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这种没有自由和安全感的生活,促使她65岁那年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孤身一人

她是郑念。

郑念是名副其实的名媛,家境殷实。

1915年生于北京,祖父是汉冶萍钢铁企业创始人父亲曾留学日本并任北洋政府高官

1966年,在上海拥有一栋独立的三层住宅每个房间都铺着红毯,满屋是柚木红木家具,柜子里陈列着许多金贵的古玩瓷瓶和玉石装饰品,还有厨师、园丁在旁伺候。

郑念生得美丽大方,很爱穿旗袍,贴身的旗袍更显气质优雅。中学时曾四次登上北洋画报封面,是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

郑念学习成绩极好,在燕京大学念完大学,硕士则在英国政治经济学院修读

在英国认识了留英博士郑康祺,并与之结为夫妻。

两人学成归国后,郑康祺曾在民国政府的外交部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转到英国亚细亚石油公司任经理。

1957,郑康祺患癌离世。

亚细亚石油公司需要中国人协助开展业务,考虑到郑念会英语且对公司比较了解,遂聘用郑念担任总经理顾问。

然而,就是份工作让郑念在文革期间被关进第一看守所,罪名是间谍罪。

郑念被控诉在亚细亚石油公司工作期间为资本主义国家收集情报。

被捕前,从银行里取出6000块的存款,分给四个佣人。

1966927日,郑念被捕,在狱中,她的编号是1806

被关进的囚房,只有一个小窗,四面都是年久失修泛黄的墙,天花板上爬满蜘蛛网,线昏暗的灯泡上蒙着一层尘埃,屋内仅有的家具,是三块粗糙的狭木板搭成的三张床铺,同样布满尘灰。

觉得,如果活得太落魄太失体面,容易丧失斗志。

于是,她利用毛主席语录“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可耻”,借来扫帚打扫囚房;在靠床的墙面粘上手纸,以免被褥弄脏;将毛巾缝制成马桶盖,给贮存水用的脸盆做盖子防灰尘……

不一会,囚房就有了“人”的模样。

应付完居住环境,郑念还面临重重考验。

在看守所里,每天吃的是米饭和水煮青菜,后来是一顿米饭和一顿间或发霉的山芋。

为了活下去,郑念在狱中自编了一套操练动作,每天操练两次,时不时背诵唐诗锻炼脑力。

不过她的身体还是出现了问题,头发大量脱落,牙龈出血,因肺炎和下体大量出血三度住进医院。

郑念双手曾经被手铐反扭在背后。手铐扣得很紧,嵌得她皮开肉绽,脓血不住地往外渗

虽然疼得要命,她每次上厕所后要拉上西裤侧面的拉链,不能让自己衣衫不整

监狱没能改变郑念对自己的要求。

好心的看守劝郑念要大哭求饶。

但郑念拒绝了:他们以为让我承受苦难,最终会令我屈服,作出不合事实的假交代来使自己解脱,那么对他们最好的报复,就是丝毫不流露出痛苦之状。

郑念的手被扣了11天,差点残废。

逼她认罪的手段却越来越多。

亚细亚石油公司的高层员工陶方经受不住折磨,指认郑念是特务;郑念的弟弟称郑念在建国后曾在国民党的党旗前拍照。

但是,郑念始终不愿意做任何假的交代,更不愿认罪,她被要求签字,在“罪犯签名”处下面加上“一个无辜者”后才签字。

郑念说,“我不但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像花岗岩一样坚强。不管处于何种严酷的打击,都要洁身自爱,保持自我。”

在狱中,虽然自身难保,但她还曾为别人辩护,这让许多看守刮目相看。

1973以后,形势开始好转,郑念终于被释放了,她在看守所一共呆了2374天。

虽然不再指控为间谍,但还是冠了“泄露上海粮食分配情况”的罪名来证明关押她的正当性。

郑念气得脸色发青,她要求一定要申明她是无罪的并登报道歉,否则她宁愿呆在看守所里。

未能如愿。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出狱后,郑念才得知,就在她被关押的第二年,她唯一的女儿郑梅平——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被造反派活活打死。

大家告诉郑念,郑梅平是自杀的,郑念不信,她偷偷调查然后写材料申诉,多年以后才将杀害梅平的凶手绳之以法。

出狱后的郑念并没有获得自由,身边到处都是监视她的人:她的学生、邻居、佣人、她干女儿的母亲统统在监视着她。

每个人的询问都带着目的,她回答总要深思熟虑。

仿佛一言一行仍将被列为重要罪证。

她走在街上,有小学生冲着她叫骂。

有一次,她被人故意用自行车撞倒,差点公车碾压。

这种小心翼翼且谨慎不安的生活,让郑念决心一定要离开。

虽然她死死抱住的“我没有罪”,终于变成公认的真相。

在距离被关进看守所过去13年后,郑念被正式平反。

可是她心力交瘁,去意已决。

1980年,65岁的郑念乘船离开上海,她哭了,百感交集。

离开前,捐献了6万元给托儿所小学,将15件珍贵的文物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此后她定居在美国,出版了自传《上海生死劫》,稿费捐献给了在美的中国留学生。

但她再也没有踏上祖国土地一步。

晚年的郑念,是孤独的,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摔伤在地上也没人发现,但她终于不用时时刻刻提防着暗藏的“摄像头”。

她还是那么美丽,一头微卷的鬓发,眼睛幽邃但明亮。

她总是微笑,好像过去所有的风霜都被融化在她的温柔里。

2009112日,郑念在美国华盛顿的家中病逝,享年94岁。

福楼拜曾说,“一个真正的贵族不在他生来就是一个贵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贵族的风采和尊严。”

这就是郑念,享受得了最好,也抵住了最差。

任风雨飘摇,她屹立不倒。

参考资料:

1.《上海生死劫》,郑念,译者:程乃珊,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09

2.郑念晚年接受采访谈《上海生死劫》,张敏,凤凰网,2011.03

3.程乃珊:追忆一代名媛郑念女士,新民周刊,2009年第47

杂家Misc,我们挖掘论文和资料库的内容,每天讲一个有意思的人物故事

关注杂家公众号(zajia163),在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照片”,可以看到懒姐照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