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器,最初设计标准维修间隔次数是4000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只能达到240次。远远低于设计要求。

美国总统特朗普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听说电磁弹射器昂贵又不好用,特朗普又开始口无遮拦要海军把它换回来。

只是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器早已安装完毕,岂是那么容易换回来的。海军估计总统也就是说说而已,很干脆的就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果特朗普是真心的,搞不好下一艘福特级还真有可能用回蒸汽弹射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国内网友也开始担心了,因为中国也在研究电磁弹射器,据说结果都已经出来了,如果真是这么不好用,那这五六年的时间不白费了吗?除非中美两国的电磁弹射器有本质上的差别。

经过公开的数据对比发现,中美两国的电磁弹射器还真是有巨大的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弹射重量:中国45吨,美国32吨。

其次测试进度:中国已成功弹射歼15舰载机和大型无人机;美国已成功弹射铁滑车。

最后电磁阻拦装置:中国测试歼15舰载机阻拦成功;美国--失败。

也难怪特朗普发这么大脾气。美国一直引以为豪的电磁弹射技术不知不觉中就被中国超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是稀土永磁体生产大国,在高磁强度稀土永磁体研究方面比起美国丝毫不差,早在1996年,中国曾发布了一个口径90毫米的4磁体级的样炮原型机,可以达到电能转换50%以上。

虽然比完之后放心多了,但仍然不能排除特朗普的商人本性。那就是先把东西贬得一钱不值再来砍价。在F35战机上他就是这么干的。由此看来特朗普总统在美国战略忽悠局也是有编制的。

中国虽然已经掌握了电磁弹射的全部关键技术,但中国不会搞技术大跃进,眼下电磁弹射上舰的需求并不迫切。根据中国的战略需求,走好自己的路,切不可被美国人给忽悠了。

重大突破!中国航母电磁阻拦索又世界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在地中海执行反恐任务的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发生事故,一架苏-33舰载机因航母拦阻系统故障,着舰失败不幸坠海。

在航母的各大组成部分中,拦阻系统虽不起眼,却是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关键装备,决定着舰载机能否安全“回家”。

与起飞相比,高速飞行的舰载机在摇摆不定的航母上降落难度更大,不仅要求飞行员有高超的技术和稳定的心理素养,还需要可靠的飞机拦阻装置,以帮助舰载机在100多米的甲板上迅速降速至零。

目前液压缓冲式拦阻装置是各国现役航母的主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美国海军MK7型拦阻系统。它主要由拦阻机、拦阻机驱动、拦阻索支撑以及钢索固定缓冲等系统组成。最新型的MK7-3型能够回收时速130千米、重约23吨的舰载机,拦阻距离约为1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拦阻系统中,与舰载机直接接触的是拦阻索。美国海军航母一般设有4道拦阻索,第一道设在距斜甲板尾端55米处,然后每隔14米设一道,由弓形弹簧张起,高出飞行甲板30-50厘米。

舰载机着舰时,飞机尾钩钩上甲板上间隔布置的一根拦阻索,随后在惯性作用下拖着拦阻索前行。这时甲板下的滑轮与液压阻尼缓冲器的缓冲吸能使舰载机在2-3秒内减速为零。飞机停止后,拦阻索解脱下落,自动复位,准备迎接下一架着舰机的到来。

由于要承受舰载机的巨大冲击力、甲板的摩擦力,以及各种化学物品和海水的腐蚀,拦阻索不仅要有很高的强度,还需保持很好的柔韧性和耐腐蚀性,对索体材料和编织工艺要求极高。美军航母的拦阻索直径约35毫米,由6股钢丝绳组成,每股由12根主钢丝和12根辅钢丝紧密缠绕,最大可承受约85万牛顿的拉力。因此,拦阻索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品,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的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改进,目前美国海军的MK7系列拦阻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不过,该系统依然存在很多短板,难以满足美军下一代航母和F-35舰载机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这套系统结构复杂,体积比较大,日常维护保养困难,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与美国新型航母削减人员编制、提升自动化水平和效费比的要求背道而驰;

其次,这套系统的拦阻力量比较生硬,不能精确控制,巨大的拉拽力导致舰载机的尾钩以及与尾钩相连的机体部件容易疲劳老化,缩短舰载机的服役寿命。最为关键的是,这套系统对着舰战机的重量和速度的限制区间比较窄,导致舰载机必须放掉多余的燃油,抛掉弹药“瘦身”后才能安全降落,这显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目前美国最新一艘航母“福特”号使用的是通用原子公司的涡轮电力阻拦。它比MK7领先了一代,体积更加紧凑,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更高,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它通过采用更轻的合成电缆系统和电机,扩展了舰载机的着舰重量和着舰速度的范围,可以满足质量更大、速度更快的新一代舰载机着舰需求。另一方面,这个系统可以根据舰载机的不同,自动设定拦阻索的张力峰值,精确控制舰载机尾钩负载及舰载机在甲板上的停留位置,实现了精确控制,有助于延长舰载机使用寿命,并可以回收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涡轮电力拦阻系统还具备自我诊断和维护提醒功能,内置程序能自动跟踪拦阻索磨损情况,帮助舰员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故障,显著提升拦阻装置的可靠性,并且仅需要4名操控员即可完成回收作业,减少了40多名操作和维护人员,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全寿命费用。

正在建造的国产航母会采用什么样的阻拦方式呢?两会期间,中国著名的舰船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马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一段有意思的对话。记者问: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经验显示,航母的电磁阻拦技术比弹射难度更高,马伟明说:不能这样下定论。我们用了1/5的时间就把阻拦做完了,你说哪个难度高?弹射和阻拦是一个正一个反,解决了正,解决反不就容易了吗?”

马院士的话透露出两个信息:一个中国航母的电磁阻拦索已经做完了。二是只花了五分之一的时间。至于这个五分之一的时间是美国人的五分之一,还是中国自己研究电磁弹射时间的五分之一,各位就靠自己去理解了。

中国36星锁定美军航母 比东风21还要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美国在台湾海域部署了2艘航空母舰,给了中国军队极大刺激。二十年后的2015年九三大阅兵,北京和华盛顿的军事研究界,流传出这样一个段子:以前,每当世界某个地方发生危机,美国总统总会问,我们最近的航母在哪里?而现在,如再发生中美危机,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会同时问:最近的美国航母在哪里?

二十年来,中国对击沉强敌的航空母舰极为痴迷,并为此打造了一个世界最强大的反航母体系。

这是一个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打击和作战效果评估于一体,以打击水面、水下目标为作战目的的完整对海防御系统。这样构建的海防体系可实现良好的兼容性以及较好的抗毁性和灵活性。这套海防体系由指挥中心、探测单元、通讯系统、火力单元、效果评估单元构成,其中火力单元式海防体系核心作战能力的体现,射程覆盖了近、中、远程、发射平台,涵盖岸基、舰基、潜基、空基,可实现多平台协同作战,全方位精确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大型制海武器系统,首先包括各种型号的导弹。

最为令人瞩目的是中国东风21丁(DF-21D)反舰弹道导弹,是我国专门为应对航母威胁而研制的,用于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导弹。其目的是防止美国航母介入东太平洋争端,是一种反介入武器,被誉为中国海军的海上非对称作战“杀手锏”武器。2011年7月解放军首次对外国媒体表示中国正在研制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该导弹的射程25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约2500~3000米/秒,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约须20分钟。导弹使用主动雷达末制导系统,最大探测距离80公里,雷达搜索扇面30°。2014年1月导弹试射照片曝光,仅在2015年就实弹发射过4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东风-26导弹,DF26是我国研制用于取代东风4型导弹的中远程弹道导弹,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固体中远程弹道导弹。导弹长约14米,直径1.4米,发射重量20吨,可携带1枚1500公斤的常规战斗部,或1~3枚核弹头,导弹最大射程5000千米左右,足以覆盖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关岛等美国重要海空基地。除了执行核反击任务之外,东风-26还可以对海上航行的中大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

东风21D和东风-26型导弹,都应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自适应发射技术,要实现弹道导弹的野外随机发射,就必须使用自适应发射技术,它包括悬垂发射筒和可延伸底座。这两种导弹的套筒式自适应底座,一定给了美国军队很深刻的印象,这意味着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有能力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第一岛链和关岛以东的广阔太平地区的美军目标发动毁灭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两种弹道导弹,意味着中国有能力对东南亚、韩日、美国驻西太军事基地进行导弹打击,有能力对航行于西太平洋的美国航空母舰编队进行远程打击。这种新型武器改变了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振动。美国海军的一些官员曾表示:“如果从单独的技术性能来看,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并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军事武器,但这两种导弹的综合作战能力具有革命性,甚至可能影响到中美太平洋较量的胜负。

反舰弹道导弹只是整个反舰弹道导弹作战系统的一部分。隔着几千公里,发射一枚弹道导弹,就准确地命中一艘在海上自由航行的航空母舰,这显然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需要一个庞大先进的系统予以支撑。如果粗略地划分,反舰弹道导弹系统是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导弹武器、发射平台、信息获取平台、通讯/ 指挥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实现在数千公里外打击敌人的航空母舰和各种战舰,需要建设指挥协同、远程侦察、目标指示、打击效果评估等一整套完善的软硬件系统。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广阔的海洋上发现航母,并能够连续跟踪其航迹,精确的为导弹指示目标。

根据中国远程导弹武器所需的目标指示刷新率,以强敌航空母舰为目标进行侦察、目标指示和弹道规划,需要保持45分钟甚至半小时的目标刷新率,以实现近于实时的数据更新。中国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全球实时侦察卫星网络,其中高分灵巧成像卫星在轨16颗,已完成首次组网,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3至4小时内数据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我国在2012年11月发射升空的环境减灾卫星HJ-1C雷达星和新技术试验卫星,其星载雷达具有条带和扫描两种工作模式,该卫星的单视模式空间分辨率可达5米,4视模式为20米,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以多视模式为主,具有实时成像和实时传输能力,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目标指示雷达呼之欲出。不过环境-1C是我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主要用于环境减灾,农作物估产。。。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已经发射了四组海洋监视卫星,通过对航母舰队辐射出的电磁信号进行连续监测,可以提供舰队目标的初始航向和速度,能够在辽阔的海洋上搜索航母舰队机动目标。对海监测系统还包括正在建设的10个光学侦察卫星,14个SAR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和12个电子侦察卫星,可以在重点海域实现半小时至45分钟的数据刷新率。再加上大型电子侦察舰,远程电子侦察机,超远程岸基雷达和空中预警机的组网侦察,中国能够将侦察和定位航母的目标信息刷新率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这是一种可怕的能力,海上航行的航空母舰,将像澡盆里的塑料鸭子,无所遁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这两种具有反舰能力的弹道导弹也并非不可拦截的,目前国外的海基舰载反导系统,以及高性能的区域防空系统,都对反舰弹道导弹有一定的拦截能力。从中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反舰弹道导弹并不是反航母唯一可行的方式,它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新添了一种反航母的手段。毕竟“双管齐下”甚至“多管齐下”,让敌方的防御系统、指挥系统疲于奔命,是一个非常有效、事半功倍的突破方式。除了反舰弹道导弹,中国还有舰载和潜艇发射的鹰击18双速反舰导弹,鹰击62岸舰导弹。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可加挂鹰击12超音速空舰导弹,鹰击200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等多种打击武器。在这些远程武器的协同作战下,中国海空军和火箭军能够突破强敌航母的软硬双套反导系统,有效的打击他们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船员们最后的保命手段可能是,用右手画个十字,说一声上帝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