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发展很快,但中国航空科技还有很多空缺需要填补,其中包括了中型通用平台。在欧美,有大量现成远程公务机用作平台,不仅仅作为要员专机,还作为电子侦察、空地监视、空中预警、海上巡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典型筒体-机翼构形的飞机拥有明显的机翼、尾翼,功能清楚,设计成熟,但产生升力的机翼不受力,承载的筒体不产生升力。飞翼的横滚由副翼控制,俯仰由襟翼-平尾控制,方向则由襟副翼呈不对称展开、形成差动阻力。无尾飞翼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机翼,但除了机翼外,什么也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制造上,传统筒体即使不是简单的圆柱,也基本上是规则的空心筒状。在结构上,BWB以大大的加宽了扁平筒体为基础,机翼在翼根的地方大大加厚,自然、圆滑地融入机体。BWB用于货运问题并不大,但用于客运的话,机舱布置很不好方便。但是用于军用平台的话,很多民航上难于解决的问题都变得不是问题。BWB当然可以用于轰炸机或加油机。中国在预警机技术上已经取得了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WB宽大的地板也有利于电子战平台天线,足够的物理距离是为更好的电磁隔离创造条件。BWB舰载机除了预警机以外,还可以有很多的应用,在岸舰之间运送重要的物资、设备和人员,或者将急病人转送到岸上的医院。中国航空科技正起飞的前夜,在吸取各国先进经验时少走了很多弯路。但中国的目标不是永远追赶,而是创新、突破。中国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破,BWB会是下一个突破吗?